-
将军书法家——访舒同将军
-
作者:赵勇田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毛泽东题词 中国书法 北京西山 古代书法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军书 少年时代 党组织 县委书记
-
描述:。干什么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好成就。”他笑了笑说。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县委书记;红军时期,曾担任军团宣传部长等职;抗日战
-
舒同作品 真伪难辨 艺术圣殿雾里看花
-
作者:李远方 来源:中国防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杂志社 真伪问题 法院 遗作 伪作 书法家 证言
-
描述:当今的书画市场已赝品泛滥成灾。此话一点也不为过,但究竟泛滥到什么程度,大多数人心中没底。读罢此文,您或许能长点“见识”,在中国的艺术圣殿美术馆,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公开展出之后,方方面面烽烟顿起,众说纷纭令人费解。
-
毛泽东与舒同轶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机械职业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第四次反“围剿” 书法艺术 漳州战役 《红星报》 文化大革命 打扫战场 风景名胜 一手好字 斗争期
-
描述:毛泽东与舒同轶事
-
舒同曾被内定为台湾省委书记
-
作者:甄生枝 刘玉川 刘卫星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委书记 政治部主任 陕西省 书法艺术 部长 华东军区 工作 中共 解放台湾 中国共产党
-
描述:近日,有媒体报道:“1948年中国共产党准备解放台湾时,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是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台湾第一任省委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虽然没有正式上任, 但舒同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身份, 直接参与了对台的敌工工作。”同时
-
长征过来人 书法谱新章——纪念革命家、书法家舒同同志诞辰
-
作者:刘云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毛泽东 书法家 中国书法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 革命家 革命斗争 政治部主任 红军长征
-
描述: 今年11月25日,是舒同同志诞辰100周年。舒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参加红军长征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者,更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他在与革命生涯同步的革命艺术实践中,经过80余年的搏击创立了自成一体的"舒体"书
-
舒同的翰墨人生
-
作者:冯都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毛泽东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党组织 审美感受 江西东乡 艺术精品 招牌 创始人
-
描述:县城,家境十分贫穷。在亲友接济下,舒同6岁进启蒙学堂。刚开始认字时,他就喜欢练字,但因没钱买笔墨纸张,他只好捡来邻居织麻时丢弃的乱麻做土笔,用染布的蓝靛作墨汁,拿破碗当砚台。一张马粪纸,他要在上面写三次,第一次用黄桅汁写,第
-
当代书圣——舒同
-
作者:雁子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书法作品 共产党 书法家 中国书法 日本人 大革命失败 政治部主任 政治斗争 书法艺术
-
描述:朋友,还因为材料都齐了,2005年是舒同诞辰100周年,中国文联、
-
婉通圆劲 凝重洒脱——舒同先生的书法艺术
-
作者:姜鑫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师范学校 书法艺术 江西省 毛泽东 东乡县 书法家 县委书记 红军
-
描述:舒同(1905~1998)原名文藻,字号宜禄,江西省东乡县人。早年毕业于江西抚州省立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的县委书记;后参加红军,经历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舒同之子状告北大方正——独家专访舒关关先生
-
作者:王小林 杨羽 来源:大江周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大方正 书法艺术 书法家 中国书法 知识产权诉讼 当代书法 有限公司 专访 毛泽东 北京市
-
描述: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一件看似十分普通却有着特殊意义的知识产权诉讼案轰动了京城,消息迅速传到全国甚至东南亚一带。原因是,该案原、被告双方是著名人物和企业,即由书法家舒关关先生诉讼的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北大方正)。舒关关是
-
舒同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
作者:王文斌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家 深刻影响 中国书法 文化现象 走向世界 发展史 宣传广告 颜真卿 独辟蹊径
-
描述:抚州文化的深刻影响。他青少年时期就读师范的抚州,自古以来就是个出文人墨客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最有影响的两位客籍大书法家,一位是东晋时的王羲之,一位是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一位是书圣,一位是书坛巨匠,先后居于抚州,自然会给抚州文化带来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