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高考之前话称谓》补正
作者:宋文权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谥号  高考  《古代汉语》  《五人墓碑记》  《屈原列传》  别号  中学语文教学  陶渊明  贵族女子  王安石 
描述:︽高考之前话称谓︾补正江苏高邮市界首中学宋文权任俊荣先生的《高考之前话称谓》(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4期)一文对古代的称谓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可算是中学古代文化常识助学的一篇佳作。然其在某些方面尚有疏漏,个别处说法亦似可商榷,因而还很...
世纪老人话语文——张中行先生访谈录
作者:张中行 刘德水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中行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本  文言文  语文教师  教育制度  周作人  王安石  《颜氏家训》  《庄子·天下》 
描述:张中行先生是语文界的一位老前辈,今年已届90高龄。他1935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曾教过中学、大学,解放后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工作。80年代以来,出版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顺生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说梦楼谈屑》《横...
“田田”理应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与毕学文、熊丽老师
作者:丁勤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环境  《荷塘月色》  田田  叶相  教科书  《江南曲》  熊丽  中学语文教学  学文  朱自清 
描述:《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11期《“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吗?》一文指出,教科书把《荷塘月色》文中“田田”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欠妥,主张取贾雯鹤先生关于《江南曲》中“田田”的解释来理解《荷塘月色》中的“田田”,把“田田”看作拟声词,表示...
细品作家笔下的“凝”字之美
作者:戴之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语言文字  音乐境界  中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书写符号  卢延让  福楼拜  普希金  学习语言 
描述:恭,福楼拜要求表现事物只能选最准确的“一句”“一词”的苛刻,都有力地说明了作
《“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
作者:丰刘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指瑕  陆世仪  文学社团  大同市  张溥  纪略  文人结社  归有光  艾南英 
描述:《“吾社”究竟何所指》指瑕大同市北岳中学丰刘《“吾社”究竟何所指》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7期)有不妥之处,试为之指出。该文曰:“据《明史·张溥传》和明代陆世仪、眉史氏的《复社纪略》载。……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张溥首倡,建立了明末的...
清风半夜听鸣蝉——就《〈荷塘月色〉一疑》与宋瑞婷同志商榷
作者:成大家 邓绍宽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王安石  《故都的秋》  昆虫学家  唐宋诗词  郁达夫  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语文教学  辛弃疾 
描述:清风半夜听鸣蝉——就《〈荷塘月色〉一疑》与宋瑞婷同志商榷
默默地耕耘,执著地追求
作者:李震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中学生  南京图书馆  教学工作  赣榆县  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  耕耘  曾巩 
描述:默默地耕耘,执著地追求江苏省赣榆县中学李震1977年金秋,我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开始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中师毕业,要想胜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谈何容易?刚到土城中学工作、我就艰苦地开始了攻“三关”。一是“教材关”’。我借来一套高中教材,借助教参...
作文教学不能忽略应用文
作者:朱家林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应用文  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教学  王安石  《谏逐客书》  作文教学改革  答司马谏议书  语文素质  经济需要 
描述:作文教学不能忽略应用文朱家林据我所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应用文的教学。日本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主要文体之一,是面向社会的意见文、报告文、说明文。如初二年级就要学生以五六人为一组写研究报告。研究题目有:外来语的特点,流行语的变迁、敬语的使用方法...
对联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闫会才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中学语文教学  梅花岭记  下句  洪承畴  中学语文课  王安石  板铁  诗经  导入语 
描述:雅颂。说:“王安石是大家熟知的政治家、文学家。有一次上朝,他见到刘(分文)便口吟上句。王安石的意思是想用对句的形式将对方一军。没想到刘(分文)脱口对出了下句,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问:风雅颂明明是三诗,这里怎么说成四诗呢?(稍停顿,让同学们思考)。好,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二首》(板书)。先看有关介绍《诗经》的注释。”(通过看注释,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雅分大雅和小雅。) 学习《梅花岭记》的时候,我也给了学生一副对
一九九五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中学语文教学  汤显祖  述评  语文意识  阅读能力  教学大纲  《进学解》  文化常识  写作能力 
描述:一九九五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对于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不少读者来信来稿表示肯定,也有些指出试题的失误,下面摘编几条有代表性的意见。面试题有鲜明的语文意识。湖北省宜昌县高中晓喻在来稿中说:近几年的命题,人们为了照顾科学的多元性和交汇特征,自觉不自觉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