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食时代”的浪漫情怀
-
作者:龚义群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情怀 青春版《牡丹亭》 中国文化 白先勇
-
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2004年.白先勇带来清丽雅致的青春版《牡丹亭》,让年青一代重拾中国文化之美……
-
心外无法 通玄峰顶
-
作者:陈世和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中国文化 赤松 破山海明 临济宗 宁波天童 贵州大学 秉笔直书 书院 大树枝
-
描述:定,且将簌簌的寒风化臻于无形。风去,无痕。瘦石临池,亭阁依然,几树重影
-
知识人印象:读李怀宇《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
-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人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 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人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宇看来,“知识人”的概念却不那么简单。就《知识人》这本访谈录来看,作者所拜访,所记录之人,诸如白先勇、余光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等十六位人物,个个成名在早,皆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文章一篇篇读过,我们会发现,“知识人”,该是那些有别于普世目光、情怀、抱负和社会担当的人。这些“知识人”给我的印象,或有着清透高远的目光,或有着博大,亲切的人类情怀,或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担当。总的来说,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能不能改变世界,前提是有没有这样的“知识人”存在。 说及“清透高远的目光”,白先勇让人印象深刻。
-
神曲
-
作者:杨守松 来源:中国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演出 卫生服务站 苏州 神曲 中国文化 昆剧 传习所 江苏省
-
描述:2008年10月第
-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其曾祖父邝泗的移民历史;以当代中国为背景的红色三部曲《花
-
杜维明 再谈东亚认同
-
作者:观河 樊竟成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维明 东亚 李退溪 儒家之道 牟宗三 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 陆象山 燕京大学 新儒家
-
描述:所不同。如果,以中美文化交流为观察背景,以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为文化记忆,以为儒家探寻现代阐释为前提,那么,杜维明先生应该是最合适的学者。
-
绿
-
作者:潘晓山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色印刷 新闻出版 书刊印刷企业 中国文化 王安石 绿色环保 中国印刷 春风 词句 读到
-
描述:在纸上写下"绿"这个字时,时间已经走过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说到"绿",当读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词句中没有一个"绿"字,但我们眼前浮现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
-
我和中国典籍英译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汤显祖戏剧 英语词汇学 翻译实践 陶渊明 中国文化 英国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二十年 研究生
-
描述:翻译《汤显祖戏剧全集》,寂寞中苦撑的动力来源于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热爱。时值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战略开启,汪榕培先生的拓荒精神堪称楷模,指引来者。
-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徐芳及其《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
作者:葛红兵 来源: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农业文明 都市文化 和解 现代化叙事 城市 中国文化 文化怀乡 农耕文化 显性文化
-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
-
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的青春梦
-
作者:Veronique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离魂 离魂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张爱玲 张爱玲 红楼梦 红楼梦 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
-
描述:对面知是谁"一句振聋发聩,固然能震得人心魄颤动,却到底不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能唱得荡气回肠、绕梁三日仍不绝其韵。更何况二八佳人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情主至情,足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