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3)
2008(2)
2007(4)
2004(2)
2002(1)
1999(2)
1998(1)
1997(1)
1993(1)
1991(1)
按来源分组
音乐生活(1)
语文教学通讯(1)
名作欣赏(1)
语文学刊(1)
森林与人类(1)
绿化与生活(1)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领导文萃(1)
文史参考(1)
新闻三昧(1)
应是“炼字”
作者:光明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炼字  中国文人  黄庭坚  练字 
描述:8月11日某日报《品中国文人》中:“江西派为北宋黄庭坚所创,写诗重技巧,在练字、创意、对仗、音韵方面十分讲究。”此处“练字”应该是“炼字”。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戏剧  中国文人  儒略历  牡丹亭  万历  二十年  东西方  太常寺 
描述:于神宗。朱氏王朝从此一直走下坡路,到崇祯吊死煤山而灭亡。但普通百姓只管小日子,不管大环境,有一口饭吃,有一张床睡,不兵荒马乱,不妻离子散,就谢天谢地了。因此,17世纪的中国,从上到下自我闭关,自我禁足,自然也就处于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下。第一,不可能知道世界之大,第二,也不想知道这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当然不知道有个英伦三岛,有个莎士比亚。 汤显祖若是了解他的这位外国同道,如何为英镑奋斗而其乐融融,也许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活得那么累,也不会活得那么苦,那么穷了。 莎士比亚所以比汤显祖幸运,因为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不存在光宗耀祖的想法,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这个手套匠的儿子,离开家乡斯特拉特福,来到伦敦谋生的时候,心态比较从容,要求也不太高。第一,没有功名的负担,第二,没有当官的念头,第三,更没有汤显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第四,尤其没有汤显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两个李白
作者:王充闾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典型意义  心路历程  中国文人  苦乐  自我价值  政治斗争  王安石  封建社会  人格 
描述:解读李白的典型意义,在于他的心路历程及其个人际遇所带来的酸甜苦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心态。
中国文人的别号、斋号与主体意识
作者:赵佳聪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别号  欧阳修  中国文人  陶渊明  红楼梦  冯梦龙  知识分子  居士  汤显祖 
描述: 文人的别号、斋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的产物,是数千年文化的结晶。研究这种似乎不起眼的文化形式,却可以探索到历代知识阶层(“士”)心灵运动的轨迹。别号、斋号中,蕴含着主体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人格追求和审美意识。这是一个以小见大、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
山的感怀
作者:张昌功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精灵  毛泽东  生命力  重峦叠嶂  王安石  中国文人  精神寄托  珍禽异兽  人类开发  耕耘者 
描述: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山,脑子里有了山的形象,山的意蕴,也有了对山的认识和理解。山是雄伟的。壁立千仞,显示你的刚强无欲;怪峰奇石,勾勒出你的险峻;重峦叠嶂,展示你的深邃;深谷巨壑,诉说你的古老。历经炝桑,始终挺着宽阔的脊梁,笑对苍穹,不卑不亢。山是丰...
东坡书院狗仔花
作者:黄传惕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东坡  狗仔  海南岛  王安石  宋代文学  采访范围  传说故事  中国文人  文理不通 
描述:在一份报纸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文摘,题目是:《苏东坡错改诗句》,文末注明摘自《中国文人传说故事》。文字不长,照录如下:“明月当空叫,黄狗卧花心。”这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诗句。苏东坡看了这首诗,认为文理不通,把它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后来,苏...
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作者:王友胜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郑板桥  中国文人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传统美学  知识分子传统  文化人格  文化内涵  审美意象 
描述: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豆萁原型与中国文人的人伦之怨:古今三首豆萁诗比较赏析
作者:李怡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人  曹植  世说新语  郭沫若  诗歌研究  艺术原型  鲁迅  家文化  同根  王安石 
描述:开的解读赏析,则并不需要过多地介入这类纠缠不清的考证,本文从来就不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作者:吴积兴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教学实录  中国文人  网页  歌头  水调  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变法  知人论  精神家园 
描述:《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昏昏欲睡,所以,他们把昆曲直接叫成“困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