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1(1)
2010(1)
2000(1)
1996(2)
按来源分组
领导文萃(1)
四川文学(1)
党史博采(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
郭沫若学刊(1)
咬文嚼字(1)
应是“徙木立信”
作者:谷士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社  中国史  徙木立信  书评 
描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说中国史》(上)(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中有这样一段活:有个成语叫徒木立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时商鞅为了让百姓信服听从自
从“私淑弟子”到得力助手:论郭沫若与尹达
作者:林甘泉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历史研究》  中国史  得力助手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研究  刘大年  奴隶社会  中国历史  范文澜 
描述:从“私淑弟子”到得力助手:论郭沫若与尹达
历史学习的若干方法
作者:王云飞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学习  学习方法  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  重大历史事件  记忆法  官渡之战  学习过程  王安石变法  中国史 
描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讲究生活与学习的艺术,就会多走弯路、浪费时间与精力,事倍而功半。因而,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等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现简要介绍于后。
毛泽东读过十七遍《资治通鉴》
作者:成国银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毛泽东同志  《史记》  司马光  王安石  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  编年史  中国史  政见不同 
描述:19岁的毛泽东就开始阅读这部书,并由此开始奠定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古籍的阅读、整理、出版极为关注。1954年,第一次全国
蔡绦眼中的蔡京
作者:王国华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京  时代背景  宰相  皇帝  王安石  父亲  宋朝  老百姓  魏忠贤  中国史 
描述:有《铁围山丛谈》一书,其中大量提到父亲蔡京其人其事,既有生活趣闻,又有大是大非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蔡京的另一面。 蔡绦,字约之,别号无为子,《铁围山丛谈》是蔡京被贬、蔡绦受牵连流放白州时所作笔记。白州境内有山名铁围山,位于今广西玉林西。 史书上提及蔡绦的身份,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是蔡京的次子,有的说是季子(最小的儿子)。但可以确认的是,他跟父亲蔡京关系不错。蔡京的大儿子蔡攸则相反。宋徽宗时,蔡氏父子争权夺利,蔡攸探望蔡京,摸其脉搏,马上跑到皇帝那里说,蔡京身体不好,让他下岗吧!而童贯和蔡攸去蔡京府第收取蔡京的辞职书时(其实是强行令其辞职),蔡京惊慌失措,竟然同时称呼童贯和蔡攸为“公”,“公”乃子侄对父祖辈的尊称。可见蔡京、蔡攸之隔膜。而《宋史·奸臣传·蔡京》中记载: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七十八岁,“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
“阶级”与“流品”、“品度”
作者:鬼今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度  各类人群  剥削阶级  中国史  王安石  士人  贵族  封建  习惯  标准 
描述:辖地,皇亲国戚在里面作威作福,享受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