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5)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
地方文献
(7)
按年份分组
2011
(1)
2010
(3)
2009
(2)
2006
(1)
2004
(1)
2001
(3)
2000
(1)
1996
(1)
1994
(1)
1988
(1)
按来源分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邮政周报
(1)
红楼
(1)
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
(1)
齐鲁学刊
(1)
中国文化研究
(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1)
译苑新谭
(1)
外语与外语教学
(1)
相关搜索词
刘绍铭
戏剧情节
俗文学
古典戏曲
崔莺莺
境遇
汤显祖
女性形象
士大夫
唐代诗人
出现频率
名著
周朴园
张爱玲
台湾省
首页
>
根据【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作者:
陈橙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描述:
英译方面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文选编译的参考楷模。
英译文选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作者:
陈橙
来源:
译苑新谭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描述:
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文选编译的参考楷模.
论《雷雨》巧合的必然性
作者:
臧铭勋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合”
《雷雨》
必然性
中国古典文学
《错斩崔宁》
《牡丹亭》
话本小说
戏剧情节
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很讲究故事的传奇性,很讲究“巧合”,即所谓“无巧不成书”。如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离奇巧合的情节令读者惊叹。其他像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戏剧情节也很离奇巧合。《雷雨》的巧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巧合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的接受——法国著名汉学家雷威安一席谈
作者:
雷威安
钱林森
傅绍梅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金瓶梅》
《西游记》
汉学家
俗文学
《聊斋志异》
法国汉学界
《牡丹亭》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
描述:
》、《聊斋志异》、《牡丹亭》等 ,为西方读者广泛阅读 ,在法国汉学界有较大影响。
1
999年 2月 2 7— 2 8日 ,我、雷威安教授 ,在其寓所两次畅谈 ,后来又于 2 0 0 0年 4、5月跟他
徐注本《牡丹亭》和《长生殿》曲律上的疏误
作者:
胡晨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古典戏曲
曲律
洪升
南北曲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
注本
高等学校
曲牌
描述:
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曲》在曲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作者:
汪志彬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大团圆结局
古典文学作品
《西厢记》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爱情作品
崔莺莺
杜丽娘
状元
描述: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红楼梦》对《牡丹亭》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萧善因
李旭明
来源:
红楼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西厢记》
黛玉
曹雪芹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趣味
境遇
集大成
描述:
缚方面冲击力更强,也更发人深省。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更欣赏《西厢记》的词曲,称其“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而对《牡丹亭》则借黛玉之口评论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趣味。”我们认为,这“趣味”二字不光包含了词曲之美,更有性情上的真。为此,本文将专论《红楼梦》在思想、情境塑造等方面对《牡丹亭》的继承。当然,由于时代变迁及作者自身的境遇不同,《红楼梦》在很多方面又对《牡丹亭》有很大的发展。
《牡丹亭》 汤显祖与扬州
作者:
姚文群
来源:
邮政周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扬州
《邯郸记》
《紫钗记》
戏曲家
中国古典文学
印刷成本
杜丽娘
小型张
描述:
去年7月,江西抚州邮政局刻制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 祖宣传戳3枚(见下图),戳为矩形,规格分别是36mm× 50mm、40mm×48mm,以汤翁半身塑像、杜丽娘游园和文字 组图,于7月29日汤翁忌辰使用,使用时间60天 (2003.7.29-2003.9.29)。$$[tpyzzb20040420003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邹平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杨贵妃
杜丽娘
林黛玉
爱与死
祝英台
走向死亡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柳湘莲
描述: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行为,表明他在说话。你可以让他...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
林丽珠
来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晏殊
审美心态
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文学
绝望的爱情
“穷而后工”
士大夫
封建社会
居高位
描述:
还给晏殊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晏词的审美特征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