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汤显祖人格的深层内涵
作者:孙爱林  来源:曲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戏剧创作  艺术人格  内在超越 
描述:艺术人格是文学家现实人格的升华和理想化。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人格追求的深层意蕴。本文通过对《临川四梦》的分析,论述了汤显祖人格的深层内涵。尤其对《南柯记》、《邯郸论》的积极意义作了重点阐述。
《能改斋漫录》诗论初探
作者:闫芋锦  来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吴曾  《能改斋漫录》  诗论 
描述:《能改斋漫录》是南宋人笔记(属词话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上下两卷,内容丰富,涉及沿袭、乐府、议论等14个方面。研究中从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诗人修养、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创新、诗歌语言的运用三个视角出发给出《能改斋漫录》在宋代诗论中的文化定位。
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作者:方然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诗人  欧阳修与王安石  诗歌题材  艺术个性  美学价值  影响源流 
描述:作为本文比较研究的对象 ,无论是两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异中之同”还是“同中之异” ,都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 ,提供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人生意味。
胡应麟格调说研究
作者:杨学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格调学说  神韵学说  辨体  正变  兴象风神  中国古代文学  诗歌史 
描述:格调说发轫于严羽,初步形成于李东阳,深造完善于前后七子,至胡应麟而集大成,并开始了向神韵说的转变。 作为明代“诗必盛唐”诗论的总结,胡应麟的诗学体系以“格调”为核心。“诗分唐宋”是格调说形成的起因。宋人以议论、文字、才学为诗,形成了与“唐音”
提要钩玄 教学之道
作者:汤贵仁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要钩玄  中国古代文学  王安石  文学史教学  刘禹锡  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  司马光  答司马谏议书  方法问题 
描述:确.就教学而言,“米”就是内容,因此,正确而科学的内容应该和正确而科学的方法一致,并行不悖.
漫谈古典文学中的梦意象
作者:司马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人  汤显祖  梦幻文学 
描述: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与潜意识折射的产物。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
关于苏轼的讨论
作者:展葱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艺术成就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免役法  反对  民族矛盾  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  比校 
描述:湖北省语言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组于三月廿六、廿七两天举行了关于苏轼的讨论会。提供讨论的论文有:谢善继的《苏轼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苏轼的政治思想及其诗的艺术成就》,晦之的《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胡国瑞的《试评苏轼的诗》,
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
作者:章培恒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明代文学  市民意识  西厢记  晚明文学  牡丹亭  封建礼教  作品  汤显祖 
描述: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论”文
作者:于琼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  写作特点  刘勰  文体  事理  言论  欧阳修  王安石  要点 
描述:研求出一种道理。在论到这类文章的体制和写作特点时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对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园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这就是说刘勰认为,论有五个要点:一是辨明
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作品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下半年  《五代史伶官传序》  阅读理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庄子·逍遥游》  王安石 
描述: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填史题(每题1分,共20分)、《诗经》分为三个部分。2、《晋楚城濮之战》:“晋侯梦与楚子搏”,晋侯是3、儒家与家,是先秦时期的“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