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
按年份分组
2011(3)
2000(1)
1999(1)
1998(1)
1995(1)
1992(1)
1989(1)
1987(1)
1986(1)
1957(1)
按来源分组
政府法制(2)
人民长江(1)
人文杂志(1)
外向经济(1)
党建与人才(1)
每周电脑报(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法学杂志(1)
云南林业(1)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1)
苏轼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同意见  王安石  司马光  制科  入仕 
描述: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奇树应是铁力木和?棕
作者:罗铿馥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铁力木  森林公园  引种栽培  奇树  天然分布  滇楸  南滚河  不同意见  用材树种  腾冲县 
描述:培成功。铁力木的木材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是按斤论价。每吨价值数千美元。至于“滇楸”,原产云南昆明,滇中、腾冲县都有分布,也是较珍贵的用材树种,
在任何社会人民都是法律的主人吗?——与刘绍含同志商榷
作者:子强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争鸣  反批评  不同意见  人民主权  剥削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法律  人民性  人民群众  社会人 
描述:的、充分说理的方法”,展开正常的学术争鸣,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莫恤人言就却步
作者:铁帆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人言  不同意见  司马光  推动改革  大地主阶级  坚持改革  不足  士大夫  反对意见 
描述:当时在大地主阶级顽固派中,反对变法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司马光。他直接写信给王安石,攻击新法实行,“天下汹汹”,“人皆以为不便”,“士大夫在朝廷及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安石)”。其实,这话是
孩子们都应是程序员吗?
作者:Peter Coffee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微机  九十年代  角色  课堂  工作室  学校  亚特兰大  不同意见  扮演  发言人 
描述:持着九十年代后期的观点,就是课堂和微机都是接受知识的桥梁,微机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在
由王安石变法失败谈领导者的度量
作者:董勇  来源:党建与人才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领导者  苏轼  吕惠卿  不同意见  党的领导干部  凝聚力  政治素质  湖北省钟祥  个性特点 
描述:王安石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志大而量小,听不得不同意见。当时,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中,除了司马光之外,苏轼算得上是影响较大的一个。但苏轼也并非那种主张“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的保守派。他的本意也是主张改革的,只不过觉得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新时期商检领导者应是这样的人
作者:孙书平  来源:外向经济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者  新时期  自身素质  深化发展  意志研究  不同意见  工作实践  改革和建设  实践磨炼  白人 
描述: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商检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如何,对商检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商检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时代商检领导者应是:
苏轼的“恶毒攻击”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文学家  宋神宗  攻击  咏物诗  变法  不同意见  恶毒 
描述: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持有不同意见,遭到一些执政大臣的反对,被迫离开朝廷到外地当官了,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时对假借变法欺压百姓的官僚加以讽刺。这更令一些大臣忌恨,便要设法整治苏轼,可苏
盠作骡尊跋
作者:陈邦怀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注  铭文  创刊号  不同意见  考释  人文  地名  从句  周礼  同声 
描述:(?)字,右旁虽不可识,然从系可辨,左从句,盖为絇之繁文,絇、拘同声,知郑玄训执为拘、是也。“王初执驹于(厂干攴)”者,言王初次祭马祖于(厂干攴),行执驹之事也。(?)为地名,段何二同志云:”周睘尊铭文有(?)与(?)相近,……按(?)字,真书作厈,……此作(?),多攴,与(?)似
王谦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作者:王谦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工程论证  领导小组  论证报告  会议  调查研究  工作人员  不同意见  外国人  美国人 
描述:第十次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十分严肃的会议,也可以说是三峡工程的一次十分关键性的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要讨论和通过三峡工程论证报告。我作为特邀顾问,虽然我本人没任何专长,但对报告产生的过程和论证结论产生的方法,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赞成,还是不赞成,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