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按年份分组
2010(1)
2006(1)
2002(1)
1998(1)
1996(1)
1994(1)
1991(1)
按来源分组
小学教学设计(1)
学问(1)
青年文学家(1)
河北自学考试(1)
社会科学战线(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秘书之友(1)
深 难 奇——调研工作的三种境界
作者:徐松竹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研工作  王安石  三种境界  指导意义  褒禅山  中国人口政策  中国人口问题  书法艺术  突出问题  株洲市 
描述:调研,对工作有何助益?因此,深入调研,提出新颖独特的科学创见,对解决改革开放中的许多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治学的“三种境界”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种境界  王国维  治学  人间词话  宋词  晏殊  引用  句子  词句  柳永 
描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谈北宋初期晏欧令词中文本之潜能
作者:叶嘉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惠言  北宋初期  王国维  文学批评  文本  接受美学  晏几道  爱情  三种境界 
描述:道”的效用。而且最早期的被编辑在一起的词集《花间集》,其中所写的多半是美女和爱情,这在中国文学以言志和载道为价值衡量的传统之中,是不符合我们的价值标准的,所以人们对之常有一种困惑。中国最早的对词的认知和评论,并没有像西方那样的有逻辑性和理论系统的专书,它是从宋人的笔记之中开始的,我们从宋人的笔记就可以看到他们当时困惑的情形,像魏泰的《东轩笔录》就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王安石跟吕惠卿还有他的弟弟壬安国在一起谈话、当时王安石才做了宰相不久,他就问:“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他的意思是说作为宰相还可以作这种写美女和爱情的词吗?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北宋初期有一位宰相晏殊是常常写小词的,也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晏欧词中的一位作者。我们从来人的笔记看见他们有这样的困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之下,这些士大夫们一方面认为小词的写作符
领略求学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作者:理直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境界  王国维  衣带  辛弃疾  《人间词话》  晏殊  柳永  南宋词人  三种境界  北宋词 
描述:领略求学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理直清代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柳永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说明“求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
心灵家园
作者:于望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柳永  人生  心灵  晏殊  艺术  三种境界  生命痕迹  现实主义  自然 
描述: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精选了三句宋词,白描出人生的三种境界,是为中国传统文人极为看重的精神牧场:一是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柳永的
多读书方能落笔有神
作者:王立  来源:学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运笔  南宋诗人  三种境界  王安石  杜甫  文章  陆游  惊风  名句 
描述: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曾吟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名句。南宋诗人陆游,在《读书》一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涉世之初,对他们来说,一切皆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