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沈括的理财思想及财经措施
作者:刘伯午  来源: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财思想  沈括  梦溪笔谈  王安石变法  改革措施  三司使  农田水利  北宋  中国科学技术史  农业生产 
描述: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一)。本文试就其理财思想和财经措施方面的成就,做些探讨。
試論包拯的歷史地位
作者:王远鸿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拯  改良措施  范仲淹  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  基本内容  士大夫  三司使  封建时代  历史地位 
描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改良主张,以求改变当时积弱积贫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包拯的改良主张,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巩固赵家王朝的统治,但是在客观上,“富国强兵”又是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是有实际意义的。包拯所提出的一系列改良措施,和范仲淹所提出的十大改革项目的基本内容相同,又和稍后于他的王安石的变法内容有许多相同之点和若干联系。于此也可证明,包拯是那个时代士大夫改革声波中的一员。可惜的是,包拯在这些方面的业迹还很少见之于介绍。在这里,笔者拟就包拯的时代和生平,包拯的政治、军事主张,包拯的经济改良措
张方平经济思想新论
作者:叶世昌 钟祥财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三司使  王安石  社会经济  校书郎  秘书省  北宋  免役法  宋仁宗  屯田 
描述:嘉祐年间两度出任三司使,直接参与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管理,使他在广泛接触和分析现实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他在年轻时,
北宋三司使的性质与相权问题
作者:付礼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使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北宋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司马光  相权  枢密使  学术界 
描述:此,
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沈括与《梦溪笔谈》
作者:松使  来源:学会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梦溪笔谈》  座标  王安石变法  梦溪园  熙宁  三司使  北宋时期  西北边防  地方官吏 
描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沈括屡遭贬谪,长期担任地方官吏,晚年被迫退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东部梦溪园潜心著作,撰写《梦溪笔谈》。
媚亦有术
作者:骆守中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志铭  趋炎附势者  北宋  留名青史  进士及第  三司使  熙宁  指使者  自立门户 
描述:只要作了大官或名人,无论忠奸贤愚,总有一伙小人要趋炎附势,献媚取宠。当然,其目的能否达到,则取决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主要是被趋附者的态度。王安石是北宋有名的大臣,其功过自有历史评说,而当年
司马光经济思想刍议
作者:高荣  来源:张掖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经济思想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官僚士大夫  财政收入  中国封建社会  广开财源  三司使  经济政策 
描述: 司马光(1019-1086年)是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在他初入仕途的宋仁宗统治时期(1023-1063年),北宋王朝就已陷入积贫积弱的危难境地,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北宋最高统治者。许多不愿坐视北宋衰亡覆灭的官僚士大夫们,纷纷上疏
司马光的财政管理思想
作者:叶坦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财政管理  管理思想  王安石变法  财政原则  三司使  管理不善  宋仁宗  财政危机  宰相 
描述:,值得重新研究。(当然,农田水利与方田均税两法,主要以发展生产及均平赋税为宗旨,尽管实施中弊病不少,应当肯定。)司马光则与当
沈括编年事辑
作者:张荫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  三司使  司天监  极星  绥德  永乐  奉元历  王安石  契丹  年三十 
描述:沈括编年事辑
沈括的文艺观
作者:徐明祥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观  梦溪园  公元  王安石  熙宁  迁想妙得  宋迪  崔护  三司使  司天监 
描述: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建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潜心著述。 沈括涉猎极广,“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