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论》《齐论》与《鲁论》考述
-
作者:唐明贵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论》 《齐论》 《鲁论》
-
描述: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著者文摘]
-
《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与唐明贵先生商榷
-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古论》 出现 次序
-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
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
-
作者:闫春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道义 功利 《鲁论》 《齐论》
-
描述:《论语》中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或褒或贬,褒贬抵捂,令人费解。本文认为,孔子守道达变,他实际上是从道义和功利两个角度分别对管仲予以评价:一为以价值判断;一为用事实说话。
-
《论语》漫论
-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今本 冉有 季氏 《礼记》 子路 二十篇
-
描述:派系之分,许多儒家的经典,如《礼记》、《中庸》,都彼此有些矛盾与参差。经汉、宋到清,到“五四”,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各
-
漫谈读《论语》
-
作者:刘懋畴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圣人 《孟子》 《礼记》 思想史 子路 研究与批评
-
描述:仅凭记忆而写出之故,或因书简断线错乱所致。我们知道,西汉时代的书,既不是“纸”,也不是“帛”,而是刻在竹简上的,大部的书就用一条线串接起来,若是线断了,书简就难免错串。《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有《齐论》、《古论》、《鲁论》的不同,前二种早已亡佚,现在流行的是《鲁论》。全书共20篇486章。内容包含甚广,涉及
-
谈《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一则注释
-
作者:陈彬 世英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侍坐 冉有 子路 沂水 课本注释 教学参考书 浴乎沂 《齐论》 《鲁论》 祭品
-
描述:本沿用朱熹《论语集注》的说法。东汉王充在《论语·明雩》和东汉郑玄混合《鲁论》《齐论》《古论》等二十篇所集成的郑本《论语》,认为“咏而归”是“雩祭时,一边歌舞,一边把祭品献给神灵”。这样理解才符合史实记载。
-
《法言》仿《齐论语》辨
-
作者:束景南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论》 《法言》 《齐论语》 《鲁论》 扬雄 《论语》 今古文经学 初学记 桓谭 董仲舒
-
描述:学派。其实扬雄并非经师,而是所谓“通人”,博通诸子之说,融会今古文经学,上承淮南子、司马迁兼采百家的传统,下开桓谭、王充述而有作的风气。扬雄经说非独有取于古文经学,他作《法言》即仿今文《论语》。汉时《论语》有三:《齐论》、《鲁论》、《古论》,《齐论》与《鲁论》为今《论语》。按《法言·吾子》云:“问郑、卫之似,曰:聪听。……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请问本,曰: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礼记·乐记》孔《疏》引《异义》云:
-
《论语·学而》首章绎说
-
作者:梁贡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弟子 《论语译注》 汉书·艺文志 康有为 《齐论》 《鲁论》 南怀瑾 《习学记言序目》 司马迁
-
描述:现行分为20篇的《论语》,是西汉未年“精习《论语》的张禹(前?-前5)根据《鲁论》、《齐论》合校而成的本子。汉成帝封张禹为安昌侯,因而又称《张侯论》。 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汉书·艺文志·六艺
-
孔子学易考论
-
作者:郭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易》 《鲁论》 《周易》 孔子 《齐论》 《史记》 《系辞》 占筮 《汉书·艺文志》
-
描述:孔子学易考论郭沂从《论语》版本源流看,《古论语》早于《鲁论语》,而后者不过是前者的改编本,故“五十以学《易》”的“易”字,当依郑玄“从《古》”。“《鲁》读”为“亦”系流传过程的笔误。“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我再年轻几岁,五十岁时学《易》,就不...
-
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
-
作者:郭沂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鲁论》 《齐论》 先秦时期 孔安国 孔子研究 《齐论语》 《汉书·艺文志》 今本 《汉志》
-
描述:中保留着大量原始《论语》佚文,它们都是研究孔子相当可靠的史料.一、先秦时期多种《论语》的存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论语》命名于汉代.《论衡·正说篇》云:“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