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闺塾》奥妙解读
作者:言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解读  王思任  细读 
描述:《牡丹亭》里《闺塾》一出,后称之为《春香闹学》,剧情并不难懂。明代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说,《牡丹亭》一剧“笔笔风来,层层空到”。就《闺塾》一出,细细读来,则可见其笔笔层层奥妙无穷。
怎一个“闹”字了得
作者:庞鹏峰 缪惠丽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闺塾》  人教版  高二  第四册  语文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
《闺塾》内外真性情
作者:范瑾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真性情  《牡丹亭》  中国戏曲史  汤显祖  戏剧家  代表作 
描述:《闺塾》内外真性情
绿杨烟外晓寒 红杏枝头春意闹——析《闺塾》之“闹”
作者:刘国梁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杜丽娘  中学教材  戏剧家  代表作  汤显祖 
描述:良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嘲云: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咱和公相陪话去。
“新”课与“心”课:从《闺塾》反思现代中学爱情教育
作者:张曲  来源: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教育  《闺塾》  “心”  “新”  中学  《关雎》  陈最良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闺塾》中陈最良先生讲解《关雎》,逐字注解之外,只拿圣人之“无邪”来训诫。面对春香质疑,又拿“多嘴”来斥责。对于爱情,老先生谈虎色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痛苦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幸福,惟恐避之而不及。《关雎》给了杜丽娘爱的精神觉醒,
让春香抱怨的是本什么书
作者:洪珏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抱怨  《牡丹亭》  语文第四册  中学教科书  《惊梦》  《闺塾》  戏剧情节  审美享受 
描述:人们观赏《牡丹亭》.都为《游园》《惊梦》两出戏而陶醉;同时,也喜欢看第七同《闺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也就是京昆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春香闹学》。戏里的春香天真烂漫,闹得迂腐刻板的先生陈最良无可奈何。妙趣横生的戏剧情节,伴随着演员优雅生动的唱和做,给人以难忘的审美享受。
《闺塾》教学设计
作者:代清萍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闺塾》  《牡丹亭》  个性化阅读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  戏曲语言  人物形象 
描述: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戏曲语言,体会人物形象;讨论分析杜丽娘与陈最良冲突的实质;初步理解《牡丹亭》的主旨。
《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姚昌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闺塾》  陈最良  古代文学作品  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本  中学生  素质教育  学生阅读  以偏概全 
描述:《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唐传奇与明清传奇简介
作者:韩亚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唐传奇  《牡丹亭》  《柳毅传》  《桃花扇》  简介  唐代传奇  《哀江南》  《闺塾》  《语文》 
描述: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闺塾》(节选自《牡丹亭》)、《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和《柳毅传》(节选),从文学体裁来看,《牡丹亭》和《桃花扇》属于明清传奇,《柳毅传》属于唐代传奇。虽然唐传奇与明清传奇都称传奇,但唐传奇指唐代的文言小说,明清传奇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形式,二者在
“闹”字下的“温柔一刀”:——也谈《闺塾》的思想性
作者:喻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思想性  温柔  封建知识分子  《牡丹亭》  封建教育  戏剧家  杜丽娘 
描述:在批判封建知识分子及封建教育。笔者认为要深入分析“为什么闹”,才能准确把握《闺塾》的思想性。[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