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书”商兑
-
作者:王民权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左传》 起源与演变 文书学 文书工作 商兑 诸侯国 《周礼》 工具书 《春秋经传集解》
-
描述:盟书,亦称载书,是我国先秦时代出现的一种文书,今之《辞海》、《辞源》等工具书皆列有专条,一些文书学著作,如潘嘉《中国文书工作史纲要》、梁毓阶《文书学》、刘雨樵《公文起源与演变》等,亦有介绍或提及,只是其说法颇有可商榷处。
-
“齐”非腌菜
-
作者:连登岗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腌菜 《说文解字》 《辞源》 酱菜 肉食 食物 植物 类蔬菜 天官
-
描述:“齐”非腌菜《辞源》(修订本)释“齐”的第十一个义项(音)为:”酱菜,腌菜,通‘’。《周礼·天宫醢人》:‘掌共五齐七菹。’注:‘齐、范酱属。’”首先,齐不是“腌菜”。酱菜和腌菜不是一回事。《周礼》的“酱”,指的是“醯”和“醢”。《周礼,天官,膳夫》:...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四)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路寝 郑玄注 《周礼》 仪礼 疏误 例析 酒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
苏轼缘何号“东坡”
-
作者:李廉 来源:工程建设与档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新版《辞海》 北宋文学 《新安晚报》 《辞源》 王安石新法 《容斋随笔》 居士 修订版
-
描述: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为何以“东坡”为号?修订版《辞源》解释说:“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县东。宋元丰间,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新版《辞海》亦持此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
“青梅煮酒”考释
-
作者:胥洪泉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梅 《三国演义》 《汉语大词典》 “煮” 《辞源》 蒸馏酒 “斗” 晏殊 《本草纲目》 烧酒
-
描述:“青梅煮酒”考释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六)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例析 疏误 《周礼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仪礼
-
描述:52.[愷乐] (?)(下略。)(?)见“豈乐”。 按:此条义(?)“见‘豈乐’”。“豈”字在第四卷“豆”部,该字有ai、kai两读。“豈乐”之“豈”当读kai,属第二读音。因而,此条义(?)应作“见‘豈2乐’”。“豈”后所漏“2”字当补。从辞书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参见条目照应不周密。
-
“花朝”应是节令
-
作者:张国学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朝节 《琵琶行》 诚斋诗话 节令 政治抱负 《辞源》 法实现 大诗人 讲得通 春江
-
描述:“花朝”应是节令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八)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周礼正义》 疏误 例析 三礼 孙诒让 郑玄注 析言 授职 公牛
-
描述: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七)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疏误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疏误 例析 布巾 《周礼正义》 祭器 尊彝 宗庙 画布
-
描述:《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