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
作者:刘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王维诗歌  王维诗歌  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  王世贞  王世贞  末五子  末五子 
描述:审美理论,以及“集大成”的明代诗歌发展方向。王维作为盛唐成就颇高的大诗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对王维诗歌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在前代各家王维诗歌批评的基础上,胡应麟对七子内部王维诗歌的接受与明代中后期渐渐兴起的王维诗歌接受热潮进行了理论总结。他从王维诗歌的诗体成就、风格成就、盛唐各家比较以及在诗歌史的后世传承等角度展开论述,认为王维是各种诗体皆工,诗歌风格以清淡为宗,禅味颇浓,是盛唐诗歌的名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颇大。胡应麟的诗学是针对明代中后期诗坛出现的七子后学与公安后学诗歌创作的失败提出来的,他的王维诗歌批评是对当时王维诗歌接受的总结,更是其对明代诗坛发展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对七子诗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对此后的陆时雍、许学夷、王士祯、沈德潜等人的王维诗歌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胡应麟的“兴象”“风神”说
作者:张佳音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胡应麟  兴象风神  《诗薮》  《沧浪诗话》  李梦阳  李东阳  《河岳英灵集》  本体特征  审美意象  王世贞 
描述:胡应麟的“兴象”“风神”说
简论唐人绝句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吴代芳  来源:益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绝句  七言绝句  律化  形成和发展  七绝  五言  初唐  短歌  胡应麟  《诗薮》 
描述:《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话》谓“七言绝句自歌行来”,刘永济先
李益《从军诗序》考实
作者:马仁可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军诗序》  李益  《旧唐书》  《诗薮》  边塞诗  第一人  胡应麟  唐代 
描述: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见》诗薮》卷六)。可是,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做得很不够。益诗流传至今尚存一百六十余首,向来无人笺注;其身世经历,长期以来,论之者亦往往谬误相沿.社科院文研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
许学夷《诗源辨体》评议
作者:汪泓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辨体  审美标准  格调派  《诗薮》  创作主体  公安派  诗源  “悟”  批评意识 
描述:许学夷《诗源辨体》评议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胡应麟  文学体裁  历史演进  文学发展观  《诗薮》  元明时期  人的文学  袁宏道  诗歌 
描述: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内因论。一、文学源流论元明人的文学源流论,一方面继承...
千古绝唱魅力何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探秘)
作者:曹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瀛奎律髓》  模糊性  艺术魅力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封建社会  《唐诗小札》  《诗薮》  胡应麟 
描述:千古绝唱魅力何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探秘)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作者:于景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歌体式  胡应麟  《诗薮》  五言绝句  正册判词  六言诗  诗体  金陵十二钗  艺术才力 
描述:《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于景祥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代小说便展示出“文备众体”的特征,即在以散行文字叙述事情、塑造形象的同时,又加进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样式,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诗体入小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论《诗薮》的诗论主张
作者:李剑波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论  兴象风神  复古派  《诗薮》  胡氏  诗论主张  体格声调  神韵说  胡应麟  格律 
描述: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较大的一部诗话著作。它篇幅宏伟,内容繁富,讨论诗歌艺术问题不乏真知灼见,不但在理论史上有其特色,而且保存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直到今天,它仍然常为文学史家、理论家所征引、称道。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至今还是非常不够的。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其基本理论主张作一粗浅的探讨。
“五言长城”原自诩
作者:王同策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城  五言  《唐才子传》  文房  刘长卿  权德舆  胡应麟  《诗薮》  评述  中唐 
描述:唐刘长卿诗“诗调雅畅,甚能炼饰”(《辛文房《唐才子传》),胡应麟在《诗薮》中评述“七言律以才藻论……中唐莫过文房(长卿字)”,而关于他与“五言长城”称号的公案,则向有歧说。 《唐才子传》说他被“权德舆称为‘五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