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山“受期”简析疑
-
作者:陈恩林 张全民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周礼》 整理者 纪念文集 直接责任人 否定句式 《封诊式》 “识” 被告 《论语》
-
描述:包山“受期”简析疑
-
也论孔子以“六艺”教——与刘秉果先生商榷
-
作者:李洪岩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体育史 司马迁 诗书礼乐 《论语》 《孔子世家》 《周礼》 “礼” 通六艺 明清
-
描述:刘秉果先生写的体育史方面的文章给我很多启发,但读了刘先生两篇有关孔子以六艺教的文章后,觉得其中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提出来请刘先生指教。
-
“色斯举矣”章
-
作者:黄瑞云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梁 子路 后集 飞鸟喻 孔子 缺文 《论语》 吕氏春秋 可译 《周礼
-
描述:就。则必迴翔审观而下止.此翔而后集一句,以飞鸟喻也。”朱熹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知此。然上下必有缺文。”
-
我国常见的古书合称
-
作者:曹竟成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文献通考》 《周礼》 《孟子》 《仪礼》 《礼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厢记》 古书
-
描述:我国常见的古书合称曹竟成江苏省高邮市总工会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
默写名言名句题型例说
-
作者:韩增贤 王金华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名句 王安石 《题西林壁》 《泊船瓜洲》 留取丹心照汗青 修辞手法 《论语》 修辞格 文学鉴赏
-
描述:默写名言名句题型例说
-
北宋新学与理学为学次第的差异
-
作者:肖永明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语》 《春秋》 为学次第 《周礼》 《易》学 《诗》 《孟子》 《大学》 《书》
-
描述:新学与理学学者都强调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训解与研究,来体会圣贤深意。但他们对诸经的重视程度和研习次序互有差异,即新学学者强导调由用及体而理学学者则强调由体达用。
-
辨伪史略
-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书 《尚书》 窗户 帽子 文化 伪书 《周礼》 《毛诗》 诸子百家 《论语》
-
描述:还没发明出这样那样的“帽子”,不然我想也不会有那么些人(扌通)窗户纸。
-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春秋》之义 《周礼》 《春秋传》 《论语》 《礼》 周世宗 《易传》 《易》
-
描述: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续五)
-
《法言》仿《齐论语》辨
-
作者:束景南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论》 《法言》 《齐论语》 《鲁论》 扬雄 《论语》 今古文经学 初学记 桓谭 董仲舒
-
描述:学派。其实扬雄并非经师,而是所谓“通人”,博通诸子之说,融会今古文经学,上承淮南子、司马迁兼采百家的传统,下开桓谭、王充述而有作的风气。扬雄经说非独有取于古文经学,他作《法言》即仿今文《论语》。汉时《论语》有三:《齐论》、《鲁论》、《古论》,《齐论》与《鲁论》为今《论语》。按《法言·吾子》云:“问郑、卫之似,曰:聪听。……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请问本,曰: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礼记·乐记》孔《疏》引《异义》云:
-
《论语·学而》首章绎说
-
作者:梁贡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弟子 《论语译注》 汉书·艺文志 康有为 《齐论》 《鲁论》 南怀瑾 《习学记言序目》 司马迁
-
描述:现行分为20篇的《论语》,是西汉未年“精习《论语》的张禹(前?-前5)根据《鲁论》、《齐论》合校而成的本子。汉成帝封张禹为安昌侯,因而又称《张侯论》。 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汉书·艺文志·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