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漫谈中国古代戏剧中爱情的嬗递性
作者:邓宇英  来源:郴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爱情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桃花扇》  侯方域  柳梦梅  汤显祖  张生 
描述:剧中爱情的嬗进性.
两个叛逆的灵魂:崔莺莺与杜丽娘人物形象比较
作者:钱荷娣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人物形象  崔莺莺  封建礼教  张生  汤显祖  老夫人  爱情 
描述:中国文学史上,“雅”、“俗”对立现象无过于元明之初。在元代,“雅”、“俗”二线尚属平行发展阶段,散曲与杂剧互不相扰,各自分头发展,而如《西厢记》之影响,元散曲中却是绝无匹敌;到了明代以后,“雅”、“俗”形成了尖锐的地立,俗文学得到了突飞
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姚文放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美学思想  金圣叹  浪漫主义  《西厢记》  儒家学说  古典主义  汤显祖  王骥德  明中叶  哲学 
描述: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在哲学上他以佛、禅、道诠儒,有意识地修正和改造儒家学说,他继承王学特
《牡丹亭》艺术美新探
作者:朱万曙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艺术美  柳梦梅  《西厢记》  人物性格  个性化人物  扁形人物  戏曲创作 
描述:一、情欲的诗化描写 汤显祖的《
《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
作者:庞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孟称舜  《牡丹亭》  《西厢记》  悲剧色彩  汤显祖  知识分子  悲剧倾向  王实甫  恋爱观 
描述:《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庞越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悲剧应该反映“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①。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戏剧,孟称舜的《娇红记》无论在人物的塑造,抑或在对主题的挖掘、表现上,都紧紧围绕着他那个时代的人与社会的基本冲突,将...
中国古典戏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作者:贾若骥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  爱情观  杜丽娘  女性形象  《牡丹亭》  张倩女  人格独立意识  汤显祖  《西厢记》  现代性 
描述:中国古典戏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雕镂至极 渐近自然——《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论
作者:李晓刚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语言  杜丽娘  女主人公  思想感情  《西厢记》  汤显祖  蜘蛛丝  《文心雕龙》  雕镂 
描述:传统观点认为《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不如《西厢记》语言自然、爽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语言的“雕琢”,正是《牡丹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雕琢”,体现了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细致揣摩和挖掘,是感情的提炼和升华。
崔莺莺与杜丽娘
作者:王德亚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西厢记》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题材  文学史  王实甫  杂剧  作品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两部成就很高的作品。“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就其爱情题材而言,自《西厢出后,仿作者不少,三百年间,能与之匹敌者却无。只有到了明末,汤显祖创作了《牡丹亭》后,人们才认为“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王实甫交胜”。又说“汤义仍《牡丹
论汤显祖与曹雪芹写梦
作者:杨健民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宝玉  “梦”  明清时期  甄宝玉  《西厢记》  秦可卿  《牡丹亭题词》 
描述:论汤显祖与曹雪芹写梦
略论《长生殿》的情悔思想
作者:孙京荣 张兵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洪升  李隆基  杨玉环  爱情文学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西厢记》  杨贵妃 
描述: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问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有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