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4)
按年份分组
2013(4)
2012(4)
2010(3)
2009(7)
2008(3)
2007(7)
2006(4)
2005(4)
2004(3)
200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古代文明(2)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
孝感学院学报(1)
北方论丛(1)
百科知识(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西域研究(1)
边疆经济与文化(1)
理论界(1)
“三礼”概说
作者:宁燕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周礼》、《仪礼》、《礼记》统称三礼。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之作注,又作《三礼目录》一卷,后世推崇,三礼之名遂流传至今。
《“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序
作者:王齐洲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体  先秦  《周礼》  《礼记》  传统 
描述:给予了高度重视。刘熙《释名》、蔡邕《独断》、曹丕《典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任?《文章缘起》等,都重视文体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明确提出:“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也说:“凡文章体制,不解清浊规矩,造次不得制作。”吴讷更说:“文章宜以体制为先。”(彭时《文章辨体序》引)为什么文章制作必须以体制为先?徐师曾的回答是:“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文体明辨序》)顾尔行的回答是:“文章之有体也,此陶冶之型范,而方圆之规矩也。”(《刻文体明辨序》)古人之重视文体,观以上众说可见一斑。今人也重视文体,中学语文教育中便注意区分文体,人们将全部文体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类,而散文中又分记叙文、论说文等小类。不过,这种文体分类其实...
名人结缘名牛肴
作者:刘汉琴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肉牛  名人  《周礼》  《礼记》  烤牛肉  中国人 
描述:鼠遁春风至,牛携喜气来。膘肥体胖的肉牛为人们送来了美味大餐。中国人食牛肉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早在《周礼》、《礼仪》和《礼记》等古籍书中,就有牛炙食法的记载,可见早在2800多年前,烤牛肉就已成为西周贵族的席上珍肴了。
国宴见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保健食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宴  国家元首  民族特色  《周礼》  《礼记》  宴请  宴会 
描述:国宴是一个国家规格最高的宴请,用以欢迎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的正式欢迎宴会。这是一国外交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招待外宾,更彰显出一国优良的风范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从《周礼》、《仪礼》、《礼记》中已有举行国宴的记载.传承千年,一直带着神秘、肃穆的色彩令人仰慕和憧憬。
战国楚卜筮祈祷简中的“五祀”
作者:于成龙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祀  战国  楚简  《周礼》  《礼记》  《白虎通义》 
描述:卑均以犬牲,此可补史记之不足。此外,简文中关于五祀的其他记载,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典籍之中的相关问题。
《礼记》郑注辨误一则
作者:张秀英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辨误  郑注  《学记》  《周礼》  中华书局  影印版  中年 
描述:乃考焉。(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版,卷三十六,第1521页)笔者对此颇有疑问,故略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古代神童要背的书
作者:杜学峰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童  古代  《论语》  《孟子》  《礼记》  《周礼》  《毛诗》  《尚书》 
描述:扬子》《老子》三经,“凡十经,各有一百通”;还有个12岁的童子黄居仁,在诵经书七十五通外,又试《论语》大义三通。上述3个神童都获赐五经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