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
-
作者:刘健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礼乐制度 儒家 《乐记》
-
描述:是儒家治政的信条,音乐作为独特的手段,因其“移风易俗”的显著功效而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礼记》记载的音乐形式,综述音乐在周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以此揭示周代音乐的政治内涵。
在此之前,以《礼记》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可谓不胜枚举,但此类著作大多以“礼”为立足点,主要阐述周礼的种种特质,甚少涉及其中的音乐元素。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在研究《礼记》的音乐价值时也做过诸多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探索往往集中于对《乐记》篇的议论,而散存于《礼记》其他章节中的音乐元素却常常被忽视,导致了许多重要资料的遗失和荒废。另外,音乐界对《礼记》音乐成分的研究,常常只针对“乐”,而忽略了与之并存的“礼”,这样容易造成对周代音乐理解的片面性。而将礼、乐分离的做法,也会使研究因脱离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大背景,而导致从认识上对周代音乐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不足。本文在确定以周代音乐为研究对象的同时,立足于周礼,将音乐置诸礼仪中,使礼、乐成为一个整体,如此,在了解周代礼仪音乐的同时,又清晰地了解了礼与乐之间的千丝万屡的联系,能更好地体会周代音乐的政治意义。
本文共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介绍《礼记》和周礼。本文的写作以《礼记》为出发点,所以在开篇部分首先介绍了《礼记》的成书、流传版本、章节及内容划分。随后,作者还对《礼记》中(除《乐记》篇外)的音乐资料做了简要地举证,包括《礼记》中提及的乐器和《礼记》中散存的音乐史料两部分。这些对《礼记》中音乐成分的必要梳理,正是本文写作和立论的基础。在读者对《礼记》及其内容有了大致地认识之后,本文又对“周礼”展开了系统地陈述。分别从礼的起源、周礼的本质和作用、周礼的制定和分类等方面,论证了周礼在周代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介绍周礼中音乐元素的使用和作用。本章从人伦道德和政治制度两个部分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用乐礼仪及祭祀礼、射礼、饮酒礼等政治礼典中音
-
源流毕现 填补空白——《清初三礼学》评介
-
作者:倪玉平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三 空白 填补 源流 评介 学术史 《周礼》 《礼记》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
-
描述:论文的基础上,林存阳先生撰成《清初三礼学》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26万字),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将清代三礼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从学术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礼学的发展脉络、思想特征、历史地位做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三礼学进行了全面评价。该书资料丰
-
解读诸经(下)
-
作者:黄济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读 《礼记》 《十三经注疏》 《大戴礼记》 《周礼》 《三字经》 《礼记注》 《礼》
-
描述:解读诸经(下)
-
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不为人知的倗国——千年奇遇的荒帷
-
作者:吉琨璋 王金平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地 西周 绛县 《周礼》 《仪礼》 《礼记》 纺织品 郑玄
-
描述:荒也。”《周礼·天官·缝人》郑玄注:“孝子既见启棺,犹见亲之身,既载饰而以形,遂以葬,若存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秀。”[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