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梅煮酒”考释
-
作者:胥洪泉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梅 《三国演义》 《汉语大词典》 “煮” 《辞源》 蒸馏酒 “斗” 晏殊 《本草纲目》 烧酒
-
描述:“青梅煮酒”考释
-
蜀姜考─—《川味杂考》之二
-
作者:江玉祥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货殖列传》 生姜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杂考 子姜 四川大学博物馆 《植物名实图考》 《说文解字》 周亮工
-
描述:蜀姜考─—《川味杂考》之二
-
第十章 “民俗文化实录”参赛范围写作导引
-
作者:潘蓓红 张建全 来源:语文世界(红A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狗肉 王安石 踢毽子 老年人 说明文 说明方法 民俗风情 《本草纲目》 说明顺序
-
描述:风韵。民俗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2.地域性强。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3.凝聚力强。以汉族为例:她之所以凝聚成为一个大民族,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是海外异国他乡,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华侨华人,都是千里同俗、万里同风,无一例外。这种独特而又共同的乡音、乡愁、乡味,是世界其它民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学生了解一些民俗文化背景是极其有必要的。
-
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
作者:陈光远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王安石变法 学习兴趣 《本草纲目》 社会发展规律 重大事件 西安事变 封建社会 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效果
-
描述: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颍上三中陈光远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如果能把历史课上得趣味盎然,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根据中学生好奇、求新、记忆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一、把有趣的历...
-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六)
-
作者:荣容 来源:医药保健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络 《万病回春》 《本草纲目》 春秋战国 小儿泄泻 理论骈文 脐疗 龚廷贤
-
描述:其实,脐疗的历史很悠久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肚脐填药的记载,后世的阐述更详细。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里,用五倍子与醋熬成膏,敷脐治小儿泄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葱汁敷脐,治疗水肿、尿短路的记载;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记载的利用脐疗治病的药方
-
五月枇杷正满林
-
作者:金效其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枇杷 白沙 软条 批把叶 莆田 《本草纲目》 我国南方 栽培 润五脏 《周礼·地官》
-
描述: 枇杷,又叫“卢桔”,据传是因为其时似琵琶,才得了枇杷之名。枇杷原产我国南方各省,栽培广泛,良种甚多,如浙江塘栖的“软条白沙”,福建莆田的“大种”。江苏洞庭的白沙枇杷更是枇杷中的上品。
-
花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洛阳牡丹记 栽培牡丹 《本草纲目》 洛阳牡丹花会 欧阳修 植物园 《玉海》 名胜古迹 王应麟 甲天下
-
描述:花会
-
毁稿、改稿及其它
-
作者:郭启宏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果戈理 王安石 《三国志》 曹操 《死魂灵》 《魏书》 《安娜·卡列尼娜》 《三国演义》 人类文明史 《本草纲目》
-
描述:毁稿、改稿及其它
-
试述刘氏父子对《本草纲目》的校注
-
作者:曾凤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刘氏父子 校注 医药学家 药学成就 刘山永 刘衡如 李时珍
-
描述: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知识宝库,被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作“古代中国的知识宝库”。正因为《本草纲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自问世400年以来国内已再版30余次,出版80余种版本,其中《本草纲目》的初刻本——金陵本,最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为后世各种版本的原始刻本。据李时珍之子李建元疏中所言“甫及刻成,忽值数尽”之语推测,可能刻成于1593年(李时珍逝世之年)前后,由胡承龙出资刊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书首有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序。据说现存于世者仅七部,日本保藏三部,美国、德国各藏一部,国内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图书馆各藏一部。1993年9月,上海科技出版社以上海图书馆收藏的金陵本为底本,影印出版了金陵版《本草纲目》,特精线装本,共10册,分装2书函。在《本草纲目》的众多刻本之中,最能接近金陵本原貌,差错亦少,当数江西本为...
-
常食姜 保健康
-
作者:张军 来源:健康大视野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预防疾病 《本草纲目》 王安石 李时珍 生姜 医生 开药方 泻肺 调适 李果
-
描述:“姜作疆,云御湿之菜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王安石说。李果说:“夏日火旺,宜散亡,故食下禁姜,辛走气泻肺。”的确,在夏季食谱中增加适量生姜,既调适胃口,又预防疾病。正如民谚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鱼肉荤腥一类菜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