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
2011
(1)
2004
(1)
1999
(1)
1997
(1)
1996
(1)
1995
(2)
按来源分组
齐鲁珠坛
(1)
中国典籍与文化
(1)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1)
兰州学刊
(1)
敦煌研究
(1)
蒙古学信息
(1)
青春岁月
(1)
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下半月)
(1)
东方文化周刊
(1)
相关搜索词
史书繁简论
安加拉河
敦煌研究
民族大融合
《新唐书》
印章
历史真实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新唐书》】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史书的繁简问题探析:以新旧《唐书》为例
作者:
马立群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书繁简论
《新唐书》
《旧唐书》
描述:
可以发现新旧《唐书》都有繁简得当之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有繁简失当之处,而由于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所以不能此视角全面地把握新旧《唐书》的价值及其地位。所以我们应注意对史书的综合评价,新旧《唐书》都是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各有优缺点,可以并行不悖。
史书的繁简问题探析
作者:
马立群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书繁简论
《新唐书》
《旧唐书》
描述:
可以发现新旧《唐书》都有繁简得当之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有繁简失当之处,而由于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所以不能此视角全面地把握新旧《唐书》的价值及其地位。所以我们应注意对史书的综合评价,新旧《唐书》都是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各有优缺点,可以并行不悖。
从胡应麟的史书繁简论浅谈新旧《唐书》的繁简问题
作者:
来云琴
程建丽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史书繁简论
史书繁简论
《新唐书》
《新唐书》
《旧唐书》
《旧唐书》
描述:
有优缺点,可以并行不悖。
谦河考
作者:
韩百诗
耿升
来源:
蒙古学信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穆齐克河
《元史》
《太平寰宇记》
叶尼塞河上游
蒙古文
《新唐书》
安加拉河
黠戛斯
《蒙古游牧记》
王国维
描述:
克姆河(Km)在我们西方地图上作Kem,它至今仍是叶尼塞河上游的名称,汉人一般都将之对音成“谦”,它在13世纪元代时的发音仍为K’iem。此名原来似乎仅仅是意味着“江”,在萨彦语中的Km,在萨盖语、科伊巴尔语和卡钦语中为Kem,至今仍具此义①。此字可...
敦煌马文化
作者:
谭蝉雪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研究
马文化
《周礼》
贰师将军
《史记·天官书》
马球比赛
《旧唐书》
《新唐书》
《十三经注疏》
归义军
描述:
敦煌马文化谭蝉雪AStudyoftheHorseinDunhuangMSS.TanChanxueThehorsewasatoolandimplementinbattle,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andproductio...
论武则天改革与隋唐社会之正统化趋势
作者:
陈海涛
刘惠琴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则天
《新唐书》
魏晋南北朝
民族大融合
《旧唐书》
《周礼》
意识形态
托古改制
隋唐时期
官制改革
描述:
隋唐时期,正处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之后,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需要用传统的汉人之制,即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等,对民
“红杏尚书”和他的杏花词
作者:
饮冰
来源: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晏几道
陈与义
河南
语言
翰林学士承旨
陆游
《新唐书》
欧阳修
艺术欣赏
描述:
中国古代文人对杏花似乎有一种特殊感情,如孔子讲学的地方,被誉为“杏坛”;用来称颂医家,叫“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出好酒的地方则叫“杏花村”。晚唐诗
漫谈我国古代帝王的玉玺
作者:
段塔丽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周礼》
印章
封建等级制度
帝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新唐书》
玉玺
诸侯王
象征
描述:
漫谈我国古代帝王的玉玺
归和归除的历史必须重写
作者:
周全中
来源:
齐鲁珠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历史真实
《新唐书》
《新唐书·艺文志》
杨辉
王安石变法
珠算盘
中国数学史
定位问题
算经
描述:
归和归除的历史必须重写北京周全中沈括《梦溪笔谈》增成法是九归口决的前身、杨辉《乘除通变算宝》九归详说的九归新括32句是作为九归古括的注解,这一说法全都错了!归和归除的历史,须重新编写。《谢察微算经》和《梦溪笔谈》《谢察微算经》“用字例义”有:“归,入...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