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07
(1)
2006
(1)
2002
(1)
2000
(1)
1999
(2)
1997
(3)
1996
(2)
1995
(1)
1994
(3)
1987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史研究
(2)
人文杂志
(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汉字文化
(1)
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
(1)
历史档案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剑门关
《水经注》
《通典》
勘误
社会生活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无舌
古书
均输法
士大夫
古籍整理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印章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文献通考》】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我国常见的古书合称
作者:
曹竟成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文献通考》
《周礼》
《孟子》
《仪礼》
《礼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厢记》
古书
描述:
我国常见的古书合称曹竟成江苏省高邮市总工会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论北宋中叶改革“三冗三费”的得失
作者:
赵云旗
来源:
学术季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叶
王安石
财政改革
国家财政
《宋史》
保甲法
三费
均输法
《文献通考》
厚禄养廉
描述:
行财政改革。王安石在财政改革中,不仅对开辟财源极为重视,而且对节省支出也非常关注,并采取了种种截流的措施,使国家财政得以振兴,“积弱积贫”的局面很快扭转;但王安石节省支出、振兴财政的措施中也有不少弊端和不足之处,本文拟对其改革作一较为全面的评述
宋代官吏的俸禄
作者:
何忠礼
来源:
历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墓志铭
士大夫
王安石
《曾巩集》
《文献通考》
俸禄
范仲淹
州县官
宋代官员
描述:
是一般士大夫的俸禄也随官品之大小,差遣之有无而大相径庭,即使《禄令》所载的待遇,与实际收入仍有一定差距。根据笔者研究,宋代广大下级官员的傣禄并不高,有的则远远不足以养廉。这种现象往往在少数宰执、大臣高俸禄的掩盖下,被人们所忽视。为此,本文拟就两宋官吏俸禄的实际状况作些分析,并由此考察俸禄不足对官吏生活和吏治所产生的影响。
六年磨一剑——评鲁嵩岳《〈慎刑宪〉点评》
作者:
张家国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慎刑
《大学衍义补》
审判委员会
《周易》
嵩岳
《文献通考》
王安石
《宋刑统》
古籍整理
《四库全书》
描述:
六年磨一剑——评鲁嵩岳《〈慎刑宪〉点评》
谈古代“知时适变”的立法原则
作者:
傅光明
来源:
湖北财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立法原则
马端临
适变
知时
《文献通考》
王安石变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经济与社会发展
描述:
》卷180《经籍考七》。马端临的“知时适变”表现了他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历代思想家在总结宋朝历史的兴衰上,都较
篆刻知识与技法(一)
作者:
方旭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文献通考》
春秋时期
襄公二十九年
印章
技术条件
实用艺术
《周礼
篆刻艺术
秦以前
描述:
篆刻知识与技法(一)方旭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学”或“印学”。篆刻是一门古老的民族艺术,经过两千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