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9(1)
2007(1)
200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红河学院学报(1)
文史博览(理论)(1)
贵族才子赵长卿和他的《惜香乐府》
作者:王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俗化  俗化 
描述:香乐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惜香乐府》第三卷中一段附录以及他与别人酬唱之作等作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赵长卿是北宋末南宋初人。在那个时代,赵长卿度过了他飞扬的青春、失意的中年和安于风雅的晚年生活,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惜香乐府》。《惜香乐府》被收入了明代毛晋的《宋六十家名词》。通过毛晋的跋,我们了解到,《惜香乐府》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得词362首。《全宋词》(唐圭璋编纂)据陆勒先校汲古阁本9卷入录,删除误入,共得339首。我们认为,就该词集的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分为六大类:主要以吟咏花卉为主的咏物词;描写美女与爱情等传统内容的词;羁旅行役词;描写自己听歌赏舞、饮酒作乐的优裕生活以及随季节变迁、物候变化的伤春悲...
赵长卿词初探
作者:倪洁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惜香乐府》  审美意象  世俗心态 
描述:词人赵长卿工于作词,作品颇丰且独具特色,但历代却少有评述,本文依据《四库全书.集部》对词人及其词集的收录,论述词人在南宋的创作背景下,其词作借以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反映出的词人随缘淡泊的性格,及所代表的南宋民众希求祥和安宁的世俗心态。
赵长卿词的主题取向
作者:袁志成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惜香乐府》  主题取向 
描述: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10卷,收其词260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四景愁情满怀,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论文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主题取向,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赵长卿《惜香乐府》的流传及其四时分类考论
作者:王作良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流传  流传  四时分类  四时分类 
描述:种种原因,后世对于他的作品和生平研究在很长时间内却是一个空白。然而作为宋词作家中存词位居第五的作家,《惜香乐府》的诸多方面理应受到关注。
《惜香乐府》咏物词研究
作者:夏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惜香乐府》  咏物词  分类  艺术特色  物我关系 
描述:》中的咏物词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赵长卿《惜香乐府》进行讨论: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目前对赵长卿及其《惜香乐府》的研究情况、本选题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咏物词的发展历程。在梳理国内研究现状的过程中凸显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赵长卿的生平和《惜香乐府》的流传两个方面探讨赵长卿咏物词创作概况。第一方面分别从宗室世系考证,对其生卒年推定,生平经历以及其词作中所透露出的思想观念四个部分对赵长卿进行考查。第二方面分析《惜香乐府》的流传情况,明确《惜香乐府》咏物词所属阶段,考查古今词家对《惜香乐府》词作的评述,其词古今流传情况以及其咏物词的存词情况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就《惜香乐府》咏物词的内容分类以及思想主题进行讨论。根据所咏对象,将其分为咏植物、咏动物和咏自然现象三类。赵长卿的咏物词思想内容较为丰富,“愁”是其情感基调,羁旅漂泊、相思怀人、淡泊归隐、国家兴亡皆是他咏物词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第四部分为《惜香乐府》咏物艺术特色与抒情方式。从艺术特色和抒情方式两个方面对《惜香乐府》咏物词进行分析。“淡远萧疏”是赵长卿咏物词重要的意境特点,他的咏物词还擅长使用典故和白描语言描绘丰富的情志内涵。长调的运用让他的咏物词在情志内涵的表达方面显得更从容和充分。赵长卿咏物词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为: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这二者在表现顺序以及物我关系表达方面都有区别。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将赵长卿与周邦彦和姜夔比较,分析了赵长卿咏物词在词史上的承前启后的地位。
赵长卿《惜香乐府》考论
作者:王作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词抄本  词抄本  赵长卿  赵长卿  毛晋汲古阁刊本  毛晋汲古阁刊本  词作分析  词作分析  生平考  生平考  四时分类论  四时分类论 
描述:《惜香乐府》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论,即赵长卿生平考、《惜香乐府》重收误收作品考论、《惜香乐府》流传考论、《惜香乐府》四时分类论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