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地方文献
(6)
按年份分组
2010
(2)
2009
(1)
2003
(2)
2001
(2)
1999
(2)
1998
(3)
1997
(2)
1996
(1)
1994
(3)
1992
(1)
按来源分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史研究
(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城市质量监督
(1)
西域研究
(1)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中国地方志
(1)
决策探索
(1)
相关搜索词
占地面积
序言
成都平原
地方特色
得声
射阳河
巫术信仰
历史民族
楚方言
商周时代
周穆王
古典小说研究
人与天调
十二生肖俑
司马迁
地理考察
亚热带地区
周王朝
哑口
大诗人
周易
再谈
健脾补肾
地方志
人类
刻本
价值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山海经》】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道教圣地五朵山
作者:
暂无
来源:
决策探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圣地
《太平寰宇记》
《山海经》
《水经注》
高速公路
占地面积
西南部
南召县
描述:
之一.
《中国旧志历史文献分类专集》序言
作者:
来新夏
来源:
中国地方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地方志
文献分类
《四库全书总目》
《太平寰宇记》
序言
历史
旧志
《山海经》
描述:
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究其肇端,其说不一,《四库全书总目》曾概述方志源流称:“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
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
作者:
郭声波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都平原
中江县
《山海经》
金堂县
《舆地纪胜》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洛水
《方舆胜览》
青白江
描述:
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郭声波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皆属于岷江——川江水系,古时河流取名常与“江水”相关涉,所谓“南、北江”、“大、小江”、“内、外江、“前、后江”及“中江”之类冠以方位、地位限制词的“江”名层出不穷,并且频有变改,令治史者十分头痛。...
《四库全书总目》方志提要述评
作者:
吴平
来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四库全书总目》
《山海经》
《太平寰宇记》
《禹贡》
方志编纂
地方特色
编纂方法
史部地理类
述评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方志提要述评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
作者:
李正宇
来源:
西域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
蒲昌海
《山海经》
蒙古语
上古音
昆仑
《禹贡》
《太平寰宇记》
司马迁
得声
描述: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李正宇一、算来川、锡拉古尔、西喇郭勒、苏勒河,乃黄河之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地区记载很早的一条河。酉汉时叫做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班固原注云:“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
羊年岁首话吉羊
作者:
文和平
来源:
城市质量监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新语》
五仙观
西部大开发
羊年
《说文解字》
《山海经》
《太平寰宇记》
哈萨克族
射阳河
十六大精神
描述:
羊年岁首话吉羊
论古代中国之巫术信仰
作者:
德格鲁特
庞政梁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巫术信仰
《山海经》
《史记》
西门豹
《论语》
宗教体系
《周礼》
巫咸
女巫
《国语》
描述:
论古代中国之巫术信仰
中国东北与古代东北夷
作者:
傅朗云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北夷
中国东北地区
高句丽
野人女真
《周礼》
历史民族
北太平洋
《山海经》
肃慎
《淮南子》
描述:
为幽州、辽东、薄州、隐土。《山海经》有“东北海”,即《列子》中的“北海”,今渤海湾。其“北”其“外”有“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记述了另一个座标“不咸山”即长白山。
“柴”“些”考辨
作者:
刘付靖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尧典》
“些”字
《管子》
《招魂》
《山海经》
昊天上帝
《说文解字》
楚方言
《韩诗外传》
描述:
一、《周礼》以“实柴”释“”“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下一段话:“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沈祭山林川泽。”①上文中的“以沈祭山林川泽”,郑玄注:“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顺其性...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
作者:
何平立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礼器
玉器
用玉制度
《周礼
人格化
《说文》
佩玉
商周时代
等级名份
《山海经》
描述: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何平立如果说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那么中国亦可称是玉的国度。古往今来,中国人无不以玉为贵,以玉为美,爱之、赞之、佩之、戴之,并认为玉能祛病避邪、延年益寿。《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下去身,君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