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
-
作者:裴本初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辟雍 武舞 中国奴隶社会 师氏 礼乐 《周礼 奴隶主贵族 舞容 军事干部 大夏
-
描述:缘关系的无数大小方国。没有坚强的武力,就无法加以统治。周人灭殷而后,以一个人数极少的民族,统治着庞大的殷族和殷的联盟民族,除了经营新都成周,把抵抗最顽强的殷“顽民”,迁到这里予以直接统治外,并且大封同姓诸侯,把整个殷族和其同盟民族,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封鲁公于鲁,予以殷民六族;封康叔于卫,予以殷民七族,“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这就是说,一切人的关系照旧,但必须根据周人的法律办事)。情势如此,除了加强本身和封国的武力外,同样也就无法加以统治。
-
说米——“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二
-
作者:王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小米 粟米 五谷 谷米 《周礼 顺应四时 食土 食气 炒米
-
描述:《说文解字·米部》:“米,粟实也。”粟,即今天所说的小米。但是米并不单指小米,《周礼·地官·舍人》云:“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贾公彦疏解说:“黍稷稻粱蓏大豆六者,皆有米。”这便是所谓的“六米”。而如今一般说到米则主要是指稻米、小米、黄米等等。 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浙江省余
-
“象魏”——我国古代收藏法律文献的处所
-
作者:姚行地 来源:图书馆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藏法 法律文献 我国古代 图书馆 悬法 门阙 《周礼 古代政府 宫庭 中华书局
-
描述:的古文献中,有关“象魏”的记载是很多的。“象魏”原本是一种建筑物。它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宫庭前的一座大门楼。这种大门楼的本名叫做“雉门”(有的也说叫“应门”)。由于门的两边坚有两个可以登高远眺的高观,显得魏然高大,而且中间形成一个“缺”,因而又称为“高观”、“门阕”、“魏阙”;由于它是统治者独一无二的专门悬挂、公布和收藏各种法律文献的处
-
再谈“秘”字的衍变与秘书的起源——兼与李明佳商榷
-
作者:何坦野 来源:秘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秘书制度 《说文》 起源关系 香草 异体字 起源与发展 再谈 《山海经》 宗教活动 《周礼
-
描述:”字。同时又说“秘”、“秘”是两个字,各有含义,后来才相通,并指出《辞海》等把它们视为异体字看待;其二,认为“不必从香草加以衍变引伸”。对此,笔者认为有
-
说“乏”
-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说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
描述:“乏”字在《说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说“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有一个基本义项,就是指射箭的靶
-
风诗新解(六)
-
作者:晏方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传》 风诗 《国语·晋语》 《石鼓文》 《考工记》 《周礼 大夫 同一来源 狩猎场 韦昭注
-
描述:风诗新解(六)晏方大车《毛传》云:“大车,大夫之车。”可与印证的只有《公羊》昭一十五年传何休往:“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但何休的注与《毛传》显然是同一来源。《石鼓文》是描写狩猎场面的,中云“大车出洛”,则大车为田猎之车;《周礼·...
-
汉语复句类型、疑问句型的最早分析——汉代注释书中的语法学研究
-
作者:孙良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复句 疑问句 语法学 诗经 楚辞 吕氏春秋 孟子 《礼记注》 注释家 《周礼
-
描述:法观与语言观》、丙《致动、意动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丁《宾语前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戊《汉语词类“有解”“无解”的最早提出与划分》、己《从汉代注释书论汉语介词的表义功能》、庚《汉代注释家的词类观》;本文谈几部
-
漫话古代烙马印
-
作者:凌士欣 来源:美术向导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大面积灼伤 无边框 民国初年 《周礼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艺术感染力 官印 史不绝书
-
描述:漫话古代烙马印凌士欣烙马印是指我国古代在马上烫出印迹的火印。“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后汉书·马援传》)。我国迟至周代,马政已具有一定规模,“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周礼·夏官》),相马术得到较大...
-
古贤村与长寿县
-
作者:陈留美 来源:长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祖父 长寿县 文明古国 唐高宗 小村庄 治家之道 兴家立业 文房四宝 贤人 《周礼
-
描述:中华文明古国,很早就有访老敬贤的传统,《周礼·王制》上说,“百岁日期颐,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年寿特高的人称为“人瑞”,历来受到国家和百姓的敬重。
-
简论郑玄在训诂学上的成就
-
作者:唐文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注 训诂学 诗经 许慎 《周礼 词义 虚词 语法观念 仪礼 礼记
-
描述:固、许慎、郑玄等辈,都是彪炳千古的人物,他们的著作,也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不刊之典籍。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一个门类,语言学中的训诂一门,它在汉代的发展成就,也是斐然可观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还必须首先弄清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