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食狗史话(二)——食狗之风,屠狗之业
作者:樊长新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狗肉  《周礼》  史话  司马相如  《说文解字》  养狗业  “以”  上等补品  考古发现  专门职业 
描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养狗了.《周礼》上称养狗的人为“犬人”,另外,当时宫廷也养了狗.说明最迟在周代,我国已养狗成习了.到汉代,始设管狗的官职叫“狗监”,司马相如的好友杨得意和汉武帝的幸臣李延年等都曾做过“狗监”的职
无谱烹菜说
作者:熊四智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菜谱  烹饪原料  中国古人类  《周礼》  音乐专业  职业高中  《随息居饮食谱》  烹饪工艺  《饮膳正要》  《随园食单》 
描述: 当今,书市、书店、书摊上有各式各样莱谱。人们买了所需要的回去,依谱做菜,似乎就学会烹调了。其实,烹调之事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烹调是那么简单,则人人都可以成专业厨师,也就用不着办什么烹饪技工学校、烹饪职业高中,乃至烹饪大专学校了。学会菜谱上写的一些菜,犹如音乐专业里你只会唱那几首学过的
美人、春水、黄昏——本期封面清宫名馔“清汤虎丹”赏析
作者:林洪德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花  《骆驼祥子》  春江花月夜  “朦胧”  西太后  《周礼》  “礼”  清宫菜  审美表现  淡茶 
描述:丹花为型,仍名为“虎丹”,则将原有的“虎丹”之名,转为另一“虎丹”之意了。这“虎丹”让人感到了春天里那壮硕而又生机勃勃的牡丹花来。“清汤虎丹”,因形变而其意得以升华。然而
金齑趣谈
作者:宁成岗  来源:江苏调味副食品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味品  《周礼》  商周时期  烹调术  牛百叶  《齐民要术》  明清时期  《四民月令》  《东京梦华录》  重要地位 
描述:酱所和,细切为齑,全物若蝶为菹.”在古代烹调术中,和是搅拌交融合并之意.此处为浸腌酱渍之意.指齑是一种切得很细的,用肉酱
三味书屋与烹饪美
作者:暂无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烹饪  判断标准  《酉阳杂俎》  中国文化  《周礼》  诸子百家  讲清楚  叙述事实  调味品  基本味 
描述: 人们说,味是中国烹饪的灵魂,确乎如此。但这味,有多少种?分哪几种类型?美丑媸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讲清楚,只能自己去品尝、琢磨、体味。何况它和食者的情绪、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却又是“知人难,知味更难”。美则美矣,美得让你说不出!
三食考(续六)
作者:流沙河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米花糖  《周礼》  糯米粉  《淮南子》  《新华字典》  黄豆粉  制作方法  颗粒膨胀  食品膨化 
描述:三食考(续六)
金秋送爽话说菱
作者:黄洽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营养价值  历史分布  人工栽培  《周礼》  医疗作用  沉水叶  最佳时期  形态特征  抗坏血酸 
描述: 金秋送爽,又到了菱上市的季节,是人们吃菱食品的最佳时期。 历史分布 菱,古名芰,雅号水栗、水菱,俗称菱角、菱实等。菱原产我国,大约在1万年以前,长江流域就有野生种,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有3千多年
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作者:熊四智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特色  酒文化  川酒  蜀酒  出土文物  《周礼》  文献资料  四川  清酒  三星堆文化 
描述: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历代蟹肴
作者:陈鸿飞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饮膳正要》  《红楼梦》  《考工记》  味道鲜美  《周礼》  贾宝玉  辛温发散  螃蟹  观赏动物  忽思慧 
描述: “金风响,蟹脚痒”意为“金风(秋风)起,菊花黄,正是螃蟹上市忙.此时蟹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脂丰盈,味道鲜美.所以民间流行着“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吃蟹第一人”未见记载,而蟹肴问席
闲话“吃蟹”
作者:童话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话  螃蟹  《齐民要术》  《红楼梦》  余兴节目  世说新语  运输方式  《周礼》  魏晋时期  饲养方法 
描述:闲话“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