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制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
作者:肖桐 来源:建筑经济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筑文化 礼制 量度单位 《周礼》 宗庙 宗法制度 等级制度 《营造法式》 高度规 统治阶级利益
-
描述:礼制对建筑文化的影响肖桐如梦令建筑合乎礼制,溯源自古如是。周朝定规章,《三礼》①流传后世。后世,后世,代代追求瑰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栖居之所,随着物质文明的进一)长,又形成了一套礼制。而礼制对建筑又产生着影啊,形成丁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周易·系...
-
商寇探微
-
作者:钱茀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字 《说文》 甲骨卜辞 《周礼》 长江流域 闰月 祖甲 贞人 四邑 社会史料
-
描述:商寇探微钱 常任侠曾报道,殷墟出土过四目方相铜面具.许多研究者以此为商代有傩的确证。其实.这纯属误传.在已知我国全部出土文物中,从未发现有任何四四方相面具.①但是,商代有傩又是肯定无疑的,其真凭实据在甲骨文中,称为卜辞三例甲骨文,双称契文、龟甲文字、...
-
西周官吏考核制度蠡测
-
作者:杨普罗 来源: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吏考核制度 《周礼》 诸侯 大夫 乡遂制度 致事 司书 天官 尚书 周公
-
描述:感到战国考课制的盛行缺乏某种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这确乎
-
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
作者:牟健国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业行会 封建社会 不同特点 《周礼》 商品陈列 城市商品 商业组织 封建性 分市场 隋唐
-
描述:店组成行。隋丰都
-
《周礼》等早期文献中反映的社会福利思想
-
作者:张新华 王文涛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 郑注 礼记 社会成员 统治者 安民养民 荀子 战国时期
-
描述:社会福利主要指为无依
-
矛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用方法 长三角 战国时代 伤口愈合 《周礼》 古典小说 考工记 兵器 青铜 改良型
-
描述:矛是在一根竹制或木制长柄的前端,安有一个很尖且两面带刃的枪尖的兵器。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戮)为主的单一使用方法。 图1的矛,出自战国时代。矛尖部分,长约37厘米,用青铜制成,呈长三
-
我国最早的人口普查
-
作者:彭良龙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历史 《周礼》 人口登记 增减情况 户口制度 亲属关系 实施办法 崇义县
-
描述:我国最早的人口普查
-
杭州灵隐书藏述要
-
作者:陈东辉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隐寺 杭州 述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 石窟艺术 《周礼》 文化名城 藏书管理 紫阳书院
-
描述:了诗情画意、禅味古韵。在灵隐悠久的历史上有一段被人们忽略的史实,这就是清代“三朝元老”、杰出学者阮元设立灵隐书藏的始末。 嘉庆十四年(1809),阮元第二次任浙江巡抚时,鉴于“好学之士,半属寒酸。购书既苦无力,借书又难。其人坐此孤陋寡闻无所成就者不知凡几”的状况,为推广教思无穷之意,决定在杭州灵隐寺大悲阁后建立书藏。由于寺庙一般比较幽静、远僻和宽敞,是颇为理想的藏书之所,因此历代都有文人藏书梵宇僧舍的事例,如唐代白居易曾分藏其集于庐山东林诸寺,南宋洪咨夔曾在浙江西天目宝福院闻复阁藏书一万三千卷,而北宋孙洙则曾从佛龛中喜获《古文苑》。作为东南第一名刹的杭州灵隐禅寺,远离市区尘嚣,周围山峦叠翠,古木参天,环境幽雅清静,并且殿宇众多,清规森严,不失为一处难得的庋藏典籍之宝地。关于“书藏”之名称及意旨,阮元在《杭州灵隐书藏记》中有云:“《周礼》:宰夫掌官
-
礼俗文化
-
作者:高明强 刘祖乐 来源:宁波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俗文化 礼仪习俗 《周礼》 意思 古籍 教化 人民 历史 中国 概念
-
描述:礼俗文化,即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其源于部落社会,迄今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籍上,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著名的《周礼》。《周礼·天盲冢宰》上说:“大宰之职,……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意思是,大宰治理邦国有八条规则,其中第六条是用礼仪习俗来教化人民。
-
健脾补肾话板栗
-
作者:长明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栗 健脾补肾 《山海经》 木质纤维 《周礼》 果实 栗树 栗属 粮食 果壳
-
描述:晚秋板栗上市,满街飘香,令人垂涎。板栗以其果壳含有木质纤维如板而得名。又名栗、玫栗、风栗、毛栗,为栗树(山毛榉科栗属高大落叶乔木)的果实。在古代它同桃、李、杏、枣并列合称“五果”,素有“干果之王”、“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古籍《山海经》、《周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