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礼与先秦两汉文学观念
作者:卢盛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观念    《诗》  《礼记》  《周礼》 
描述: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极大.
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战国楚卜筮祈祷简中的“馈食礼”
作者:于成龙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楚简  馈食  《周礼》  《少牢馈食礼》  《特牲馈食礼》 
描述:牢馈食礼"与"特牲馈食礼"可与典籍记载相互参证。同时,此"馈食礼"中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
古代待客之礼
作者:暂无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礼记》  《周礼》  摆放位置  官员 
描述:年龄与辈分低于同宴者,也不能坐在无官者之下,要另设专席。[第一段]
《周礼》“冢宰”与金文所见西周王家之宰
作者:谢乃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西周  冢宰  家宰  宰相 
描述:又兼具公卿级的王朝政务大臣的角色,这应是《周礼》制度设计的历史依据,也是战国以降宰相名号溯源于"冢宰"的根由所在.
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兼论连坐法和法家“以吏为师
作者:杨玲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  《周礼》  连坐法  乡遂制度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吏师制度 
描述:连坐法是先秦法家严刑重刑的标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其文化专制的标志,它们的形成与《周礼》关系密切。《周礼》的乡遂制度为连坐法的形成提供了模式,而担负着国家政令传播职责的吏师制度则是法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文化专制的蓝本。
浅谈非投资房产企业房产税的核算及纳税筹划
作者:郭海燕  来源:上海会计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房产税  纳税筹划  房产企业  核算  西方国家  《周礼》  不动产税 
描述:“房产税”是一种典型的财产税,其课征历史悠久。《周礼》曾记载“掌敛廛布于泉府”。廛布是周代当时课征的土地税的一部分,对三种房屋征收,这倒颇似今天西方国家的不动产税。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是最早开征房产税的国家。
“和谐”源于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支部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  音乐  《周礼》  文心雕龙  公元前  词源学 
描述:相从,谓之和。”关于“和谐”,国外也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第一段]
信息化,为和谐税收插上翅膀
作者:刘振南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信息化  税收  《周礼》  社会和谐  万民 
描述: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列为应该全面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税收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税收征纳关系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在税收征纳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我国当前社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税收制度的和谐,税收体制的和谐,税务机关内外部关系的和谐,都关系着税收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整个税收体系的有效运行,是税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并从符合和谐社会的角度抓好落实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年伊始,本刊邀请部分省的国地税局长及纳税人代表围绕着"和谐社会、和谐税收"的话题,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直抒胸臆,畅谈税收,共话和谐,我们希望这组文章的刊发,能够增强征纳双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税收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税收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国地税局长文章排列按姓氏笔划为序)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节选)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历史  节选  《礼记》  《周礼》  学习汉语  外国人 
描述:追溯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礼》及《礼记》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而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国学习汉语,[第一段]
古“殳”非“杖”乃“椎(锤)”考论
作者:朱维德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击兵  无刃  《周礼》  《说文解字》  隐含   
描述:殳",正是其初文。至于汉以后用"殳"指"杖",则是一种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