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饮食寒温理论初探
作者:陈晓迪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养生  食疗 
描述: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因素而有所调整。[著者文摘]
《周礼》所反映的财计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思想
作者:杨智杰  来源: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财计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 
描述:本文对《周礼》一书中的财计制度及其所反映的内部会计控制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政府理财和制度建设提供借鉴。[著者文摘]
西周时期的驿传
作者:刘群 孙红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传遽  《周礼》 
描述:西周时期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系统:一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驿传通信系统,二是以烽火和大鼓为主的声光通信系统。西周时期驿传制度具备了相对完备的结构形式,形成了一个比较规整的系统。
《周礼》“灾荒”概念释义
作者:祁磊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灾荒概念  释义 
描述:《周礼》中的灾荒概念为研究灾荒史者所熟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多以对灾荒概念的常识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灾荒史,即从经验性常识认知原生态常识。这种认知虽然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不能完全反映《周礼》灾荒概念的原貌。
卌三年逨鼎铭中的“历人”即《周礼》中的“校人”
作者:王晶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卌三年逨鼎  历人  《周礼》  校人 
描述:新出土的卌三年来鼎铭中王命来“官司历人”,通过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历人”即《周礼》中的“校人”。
《周礼》内部牵制的思想与当代内部控制的关系
作者:孙燕杰  来源:时代经贸(中旬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 
描述:《周礼》是反映西周政治经济情况的重要历史文献,其中记录了完整严密的财计组织系统。这种系统组织反映出的浓厚的内部牵制的思想,为后世所称叹。本文着重讨论了两者之间的思想渊源关系、控制组织的相似点以及内部控制功能上的延续与发展。
李觏和王安石的礼学思想比较
作者:乐文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周礼》  《周礼》  礼学思想  礼学思想 
描述:在富国,这是二人的礼学思想的不同之处。
《周礼》饮食制度研究
作者:王雪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食官  饮食结构  饮食礼制  饮食制度 
描述:考证了相关制度,展示了《周礼》饮食制度的全貌。
《周礼》成书时代与国别问题研究——基于《周礼》所见若干制度
作者:李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成书时代  国别  地域特征  战国时期 
描述:问题联系在一起,仅战国成书说就有齐国说、秦国说、三晋说等等区别。可以说,从未有过一部文献的时代及国别问题像《周礼》这样,歧见迭出,争论不已,且历久而不决。 《周礼》具有十分明显的理想蓝图的设计性质,这是《周礼》作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化设计。虽然包括有作者的主观设计成分,但书中的各项制度与职官不可能都是凭空想象,作者或多或少参考了现实中的职官与制度。所以说,《周礼》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关于上古政治制度的资料汇编。鉴于《周礼》的性质,如要研究其成书时代问题,就需要从《周礼》的资料来源入手。而这些官制资料的来源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时代性”与“国别性”。本文的分析,即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 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周礼》成书年代的纠葛,以及研究现状。之后对前人研究《周礼》的角度与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比较,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从‘大宰’看《周礼》的成书时代问题”。《周礼》中的“大宰”与“冢宰”是同一职官的不同名称。《周礼》中的“天官冢宰”统率其他五官,地位最高,负责国家全面的政务。但在历史上,春秋晚期以后才出现与《周礼》所见“大宰”地位相类的统领政务的大宰。鉴于“大宰”(或称“冢宰”)在《周礼》职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确定《周礼》成书时代的上限不会早于春秋晚期。 第三章,“‘秋官司寇’与《周礼》的时代”。通过对西周中期的季鼎、扬簋等金文资料的考释,认为这两篇铭文中的“司寇”皆非职官名称,而是动宾形式的动词短语。司法官吏“司寇”的设立时代甚晚,大致只能上推到西周末叶,且职位不高。春秋以后,司寇才成为重要的司法长官,接近于《周礼》所讲的刑罚由专人管理的情况,这说明《周礼》所反映的情况为东周的制度。从司法职官系统看,东周时期的楚、秦与中原不同,亦与《周礼》无关。而秦汉司寇的身份为刑徒,性质与《周礼》中的刑官司寇完全不同。《周礼》中司寇的身份与地位,反映了《周礼》作者采用资料的下限是战国晚期,而且没有采用战国时期的楚国及秦汉的职官资料。 第四章,“厩官制度与《周礼》的国别问题”。对春秋战国的“厩”及相关的职官问题进行讨论,以探究《周礼》所见马政职官及制度资料的来源。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东周时期楚国、秦国马政官的命名原则基本上都与“厩名”有关,可称之为“以厩名官”现象。而这种现象仅见于楚、秦,不见于中原列国,也不见于《周礼》。鉴于此种史实,我们可以认为《周礼》所见马政职官资料的取材,从地域上说不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从时间上说亦不可能晚至秦汉。 第五章,“《周礼》所见‘都’的性质及来源”。是从地方组织体系的角度探讨《周礼》的时代与国别问题。在战国时期的齐、燕、三晋,以及秦汉时期,皆有“都”的建制,但各时期、各国别的“都”各有特点。而《周礼》所见之“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表明与齐国有关。 第六章,“《周礼》六官结构源流与形成研究”。从职官系统看,《周礼》六官没有表现出西周时期的“卿士寮”与“大史寮”两大职官系统,也没有反映战国时期的将相分职,它与春秋时期的官制体系更为相似。又从《周礼》六官名为“天地四时”看,它与战国文献中各类“因时设官”的职官设计方案有相通之处,只是各种典籍在具体设置上有一些差异。这类现象说明了《周礼》的结构设计与战国后期“因时设官”的思潮有关。 第七章,“结语”。总结各章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周礼》的成书时代及国别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医郁证的发展浅议
作者:杨盛名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证  《备急千金要方》  中医  《说文解字》  《周礼》 
描述:"郁肉湿脯毒"方引张文仲之语云:"肉闭在密器中经宿者为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