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简论汉代以来〈诗经〉学中的误解》质疑——与张岩同志商榷
作者:三桂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典籍  上古时期  《诗经》  《尚书》  中国古典诗歌  《周礼》  《诗》  《左传》  《毛诗序》  无穷 
描述:的态度和周密、细致的研究。《诗经》正是这样一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著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还因其自身的无穷魅力和
从荼到茶
作者:梁白泉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经》  唐玄宗  《周礼》  《说文解字》  《华阳国志》  吴觉农  农业专科学校  木本植物  春秋战国时代  野生茶树 
描述:从荼到茶■梁白泉一般实物的名实发展,都表现为从笼统到细致区别的路线。由于区域的广阔,东西南北四野,也各有自己的称谓,要统一起来,非靠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特别是政权的力量来加以规范不可。那些特殊重要的事物,才在古代文献中,逐渐记录流传下来。...
略谈古籍标点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王友才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点错误  古籍  《资治通鉴》  大学出版社  点符号  句号  逗号  《周礼》  科学态度  中华书局 
描述:问题。
青铜兵器的代表戈
作者:王俊奇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石器  兵器  青铜  《周礼》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早期发展  生产工具  定居生活  有效部位 
描述:先从戈的形制来谈戈的早期发展。戈包括长柄(柲)和横装的戈头,戈头又由锋、刃、援、胡等组成,此外还有装柲用的“内”。据《周礼·冶氏职》记载:“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这就是说,内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那么戈柲(柄)又有多长呢?郑司农曰:“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依周朝铜尺,一尺折合现代0.231米,六尺折
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作者:韩国磐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井  中国古代  《风俗通义》  《史记·平准书》  市肆  《说文解字》  春秋战国  《周礼》  《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 
描述: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楚简文字新释
作者:徐在国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尖足布  “识”  楚系简帛文字编  《说文》  犯罪的过失  《论语》  注释者  无责任能力  《周礼》 
描述:楚简文字新释
略论西周与西双版纳傣族封建经济制度的差异——与马曜,缪鸾和
作者:李根蟠 卢勋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贵族  井田制  西周  《周礼》  村社  西双版纳傣族  劳役地租  原始社会末期  封建社会 
描述:用力甚勤,成绩显著。1963年发表了《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一文。1978年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会上,
汉末世风与郑玄经学
作者:李健国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知识分子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易》  两汉经学  《三礼》  《周礼》  社会科学版  汉末 
描述:部分士族屈志求全,颂德献符
《三礼》浅谈
作者:王洪生  来源:图书馆建设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仪礼》  《周礼》  《礼记》  《大戴礼记》  礼经  郑玄  郑氏  校定  汉初 
描述:《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书的合称,这是从东汉郑玄作注以后,在学术史上的习惯称法。一、《周礼》《周礼》最早称《周官》,《汉书艺文志》所载之“《周官经》六篇、
包山“受期”简析疑
作者:陈恩林 张全民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周礼》  整理者  纪念文集  直接责任人  否定句式  《封诊式》  “识”  被告  《论语》 
描述:包山“受期”简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