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用“节”制度考析
-
作者:李军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节 传
-
描述:引起学界的足够注意。本文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材料对以上两个系统用"节"制度的差异做一初步探讨。
-
《周礼》民俗思想研究
-
作者:王素珍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礼俗 民俗 本俗
-
描述:《周礼》作为"三礼"之一,学界更多关注的是其礼学思想。实际上,书中的礼俗及民俗观非常丰富。从民俗学视角研究《周礼》,可以发现,《周礼》不仅对礼和俗有较为详尽的阐释,同时对礼和俗有了分类的尝试,其所提出的礼俗、本俗、地俗等概念和术语对后世更是影响深远。
-
略论周代玉圭的种类和用途
-
作者:李婵 徐传武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圭 《周礼》 种类 用途
-
描述:文献记载周代玉圭种类繁多,计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圭、土圭、青圭、祼圭、珍圭、琬圭、琰圭、四圭有邸、两圭有邸、瑑圭、圭璧、命圭共17种,并有礼器、瑞玉、等级象征、葬玉、测量工具及德行象征等诸多用途。出土资料为部分文献记载提供了证明。
-
兴国之策 帝王之业:试论成康盛世的国民乐教
-
作者:符伟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康盛世 国民乐教 《周礼》
-
描述:盛世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作用。
-
趣谈我国中秋节的洒俗
-
作者:徐成文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周礼》 节日
-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秋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中秋成为节日,是到了隋唐才约定俗成的。中秋节以赏月、拜月、玩月为主,又称“月节”或“月夕”。之所以选择八月十五这一天赏月,是因为一年之中这一天的月色最皎洁。
-
“三礼”概说
-
作者:宁燕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
描述:《周礼》、《仪礼》、《礼记》统称三礼。东汉经学家郑玄为之作注,又作《三礼目录》一卷,后世推崇,三礼之名遂流传至今。
-
再论为医之弊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淳于意 名医
-
描述:论矣。穷乡僻壤,必欲如古之名医,始可为治,非化意兆身,岂能遍哉其势不得不取其近便,或邀或就,而求为延医。夫为医者,始则习举业而不售,为商贾而乏资,为农无力,为工不屑。于是手择易知易见之方书,春习而夏;而质稍慧者,借病为鹄,渐能知黑道白;其愚者依样葫芦,虽至老死,终无所得。古来如狄梁公之针难产,海陵王纂之疗邪鬼,皆为一代名臣,非专专于是业者,而其技仰何神耶!吾愿天下之人,有学而志淡功名,有业而不谋衣食。任聪明年壮之时,博览古圣前贤之说,更访明理造诣之家,沟求精蕴,志存拯济,为一代善良。可得也耶!可得也耶!再论为医之弊
-
中秋,到古诗中去赏月
-
作者:张冬梅 来源:支部生活(山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 古诗 《周礼》 明月
-
描述:团圆之美;客居他乡的游子,抒发相思离别之痛……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就这样流传下来。
-
《周礼》“六计”与战国时期的官吏考课制度
-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计” 战国时期 考课制度
-
描述:级各类行政部门。可以说,《周礼》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整套繁复细密的考课体系。
-
我国古代社会的内部控制方法:基于《周礼》的比较研究
-
作者:杨兴龙 李孝林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社会 内部控制 控制方法 《周礼》
-
描述:告,还应注重“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