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8)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9(3)
2006(2)
2001(3)
2000(7)
1998(7)
1997(12)
1996(12)
1995(8)
1994(13)
按来源分组
文史杂志(4)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史研究(1)
历史研究(1)
中州今古(1)
档案时空(1)
许昌师专学报(1)
陶瓷研究(1)
古籍研究(1)
金色年华(1)
什么是“序”、“跋”
作者:潘云广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  《史记》  战国策  请人代  柳宗元  文字  书籍  其他人  曾巩 
描述:什么是“序”、“跋”"序"和"跋"都是文体名。"序"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边的文字。"序"是序说作者著书立说的缘起以及该书、文的要旨、体例,介绍写作的经过等等。起初,都由作者自作,后演变为请人代序或为别人作序。请人代序的第一人大约是晋代的左思,为别人作序...
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
作者:杨绪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尚书》  辨伪学  《左传》  《尚书》  考辨  《史记》  胡应麟  《尚书古文疏证》  《周礼》  阎若璩 
描述:明清时期是辨伪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从明清时期辨伪学的成立、伪《古文尚书》的定案及各辨伪学家成就之综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辨伪学的成就及影响。作者指出,这一时期的辨伪学家们在认真总结前人辨伪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对辨伪学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明清辨伪学的发展
作者:牟玉亭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考信录》  《左传》  胡应麟  古文尚书  《古今伪书考》  考辨  《周礼》  明清  《史记》 
描述:、政治、科学等各个方面,鱼目混珠,真伪难辨。要科学地利用古籍,首先就要辨别古籍的真伪。古今学者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因此,在文献学史上,随着伪书的产生,就开始了辨伪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学者不自觉的疑古,到汉代之后学者自觉辨伪,辨伪学家代代层出不穷,汉代司马迁对《史记》的去伪存真,刘向、班固在目录学中的辨伪工作,王充作《论衡》,其中,《书虚》、《儒增》、《艺增》、《刺孟》等,都是辨伪的突出篇章。唐代刘知几著《史通》,在《疑古》篇中对《尚书》、《春秋》、《论语》等书提出十疑,指出孔子删定的《春秋》「未谕者有十二」,「虚美者有五焉。」指出这部经典是因袭旧文。这种对史书权威进行批评的无畏精神,激励了后人。中唐柳宗元,是唐代有意为考辨诸书真伪及写作时代而从事著述的第一位学者,他写了很多辨伪史篇论著,如《辨列子》、《辨文子》、...
钱布为货币及周景王铸大钱考论
作者:姚政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空首  货币制度  春秋晚期  春秋时期  《国语》  实物货币  《史记》  《周礼》  公元前  周王室 
描述:钱布为货币及周景王铸大钱考论
“琢磨”事与“捉摸”人
作者:李永忠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环境建设  人才服务  《史记》  不良心态  人才工作  人之心  司马迁  点鬼火  王安石  “三有” 
描述:“琢磨”事与“捉摸”人
猪的雅号和别称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庄子》  《尔雅》  《诗经》  《周礼》  雅号  《小雅》  《史记》  字开始  贡品 
描述:中国从有文字开始,就有关于猪的记载。如《诗经》称之为豕。《庄子》称之为豨,《周礼》称之为豚,《尔雅》称之为彘等。 猪是古代的明堂贡品。《小雅》就有“献豜于公”的诗句。《史记》尊之为乌喙将军。《西游记》称它为“木公”。
《史记》地理学研究的一部佳作——吴宏岐、王元林等著《司马迁
作者:晏波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学思想  《史记》  中国地理  司马迁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评介  中国自然地理   
描述: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意义和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
《札迻》标点商榷
作者:汪少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尹文子  《庄子》  标点  《十三经注疏》  《周礼正义》  《史记》  《礼记》  稷下先生  中华书局  《尔雅·释诂》 
描述:《札迻》标点商榷汪少华《札》是晚清著名学者孙让的校勘、训诂名著。1989年,中华书局和齐鲁书社相继出版了《札》点校本。两家点校皆精审,足见点校者功力之深湛。然而《札》涉及典籍繁多,标点中偶有失误,在所不免。兹就其小疵微瑕,商榷如下,谨供重印时参考。(...
关子孔子是否编辑的答问
作者:汪家熔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说文解字》  《史记》  编辑学  《易》  《周礼》  《孔子家语》  “文”  司马迁 
描述:究吧。 十年来是有很多文章、工具书中这么提。问题不是对不对。只要有充分的可靠的材料,从逻辑上讲得通就可以。但是至今见到的,仅仅是重复一些没有论证的结论。也有引经据典的,但可惜,引的都是汉代迄晋的。如《史记》、《孔子家语》、《尚书·序》里几句话。不出这三本书。这些书都是汉代尊儒后的作品,就有靠不住的东西。所引用的话都是在《论语》里找不到影子的事,或《论语》里有点影子而被拔高了的。《史记》是部伟大作品。但“《史记》采众说成书,不免抵牾。至其叙述之罅漏,先儒往往驳正”(《四库全书总目》)。《孔子家语》现在能见到的是王肃注本,是部托名孔安国的伪书:“王柏家语考曰,四十四篇之家语,
毛泽东读过十七遍《资治通鉴》
作者:成国银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毛泽东同志  《史记》  司马光  王安石  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  编年史  中国史  政见不同 
描述:19岁的毛泽东就开始阅读这部书,并由此开始奠定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古籍的阅读、整理、出版极为关注。1954年,第一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