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按年份分组
2002(1)
1999(2)
1995(1)
1994(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唐都学刊(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学习论坛(1)
秘书(1)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经学辞典》指瑕
作者:丁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经学史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古文尚书》  《周礼正义》  王国维  《清史列传》  古文《尚书》  《十三经注疏》  指瑕 
描述:《经学辞典》指瑕丁鼎经学自汉代以来就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历史上,它曾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美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发生过多方位的深刻影响。本世纪初叶,随着封建王权的被推翻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经学被逐出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正...
《商榷》读后
作者:李明佳  来源:秘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古文尚书》  秘书工作者  《说文》  日月为易  历史源流  梁启超  商末周初  读后  段玉裁 
描述:读了何坦野同志与我商榷的文章《再谈“秘”字的衍变与秘书的起源》后,我还想讲点看法,以就正于坦野同志和广大读者。 《再谈》中说:“从历史源流看,‘秘”在先‘秘’置后。”我同意这一结论,拙文(刊《秘书》1998年第10期)强调《说文》未收“秘”字等等,正是此意。
《说文解字》是两汉政治斗争的产物
作者:暴拯群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  政治斗争  《说文》  古文经学  今文学派  《春秋公羊传》  许慎  《周礼》  《古文尚书》 
描述:的特点,确立了以形索义的词义分析方法,总结出小篆构形的总体规律,描写出小篆构形的完整系统。它的意义和作用,已超出字典。许慎著《说文》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编篆一部字典,而是由于汉代政治斗争的需要。
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
作者:杨绪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尚书》  辨伪学  《左传》  《尚书》  考辨  《史记》  胡应麟  《尚书古文疏证》  《周礼》  阎若璩 
描述:明清时期是辨伪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从明清时期辨伪学的成立、伪《古文尚书》的定案及各辨伪学家成就之综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辨伪学的成就及影响。作者指出,这一时期的辨伪学家们在认真总结前人辨伪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对辨伪学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辑佚起源新探——辑佚学研究之二
作者:曹书杰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辑佚学  起源  《古文尚书》  辨伪学  陈景元  佚书  《书》  五经  伪书  三家诗 
描述:在辑佚学研究中,辑佚起源宋代说,学界似成定论.而笔者的研究认为,辑佚至迟东晋初已经产生.或许汉代已有之.今不惴浅陋,略述己见,求教于方家.
经济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
作者:谢晓东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  原则  批评  朱子理学  《古文尚书》  朱熹  诠释方法  训诂  陆九渊 
描述:朱子的理论全释学实际上是馆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全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