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08
(1)
2003
(2)
2002
(1)
2001
(1)
2000
(1)
1997
(2)
1996
(2)
1994
(3)
1991
(1)
按来源分组
文艺评论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汉字文化
(1)
了望
(1)
出版史料
(1)
当代电大
(1)
湖南档案
(1)
中国京剧
(1)
内蒙古电大学刊
(1)
相关搜索词
思想内容
卖花女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封建礼教
《金瓶梅》
睁着眼睛
大徐注
女权运动
《红楼梦》
吴与弼
古代文学
佛教文化
大意是说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儒林外史》】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毕竟东流去
作者:
王春瑜
来源:
了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全措施
《儒林外史》
王安石
形势分析
张居正改革
北宋末年
杨志
政治家
洪武时期
睁着眼睛
描述:
毕竟东流去●王春瑜如何看形势?历来因人而异。譬如北宋末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社会秩序动荡,盗贼蜂起。《水浒》中的好汉之一(此时尚未上梁山泊入伙)杨志,就曾经实事求是地对北京大名府梁中书说过:“……今岁途中盗贼又多……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
河北定县方言词语札记
作者:
宋均芬
来源:
汉字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词语
《醒世姻缘传》
《儒林外史》
定县
《广韵》
大徐注
大徐本
阳声韵
阴声韵
汤显祖
描述:
京师人谓日跌为晌午 。”可知“ ”本义为“走”,引申指太阳偏西。后蜀欧阳炯《南乡子》词:“铺葵席,豆蔻花间 晚日。”《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看着太太两只脚足足裹了有三顿饭时才裹完了,又慢慢梳头、洗脸、穿衣服,直弄到日头西才清白。”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次日复往寻觅,日将 ,仍不可得。”” 引申亦指星斗西移。明汤显祖《南柯记·闺警》:“军妻姥姥,这些老婆,军余舍舍,这些小哥,斗儿东唱到参儿。”“ ”今音为suo,定县读cuo,正保存了古音之一。椎 定县读为dei,动词。指以圆形重物投击。北京话读为zhuai,可能是由zhui音转而成。如:“拿土坷垃~人。”《汉语大辞典》收释。此义古已有之。《说文·木部》大徐本123页:“椎,击也。齐谓之终葵。从木准声。”大徐注为“直追切”。段注补为“所以击也。”徐锴《...
试论烈女制的成因
作者:
冯敏飞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权运动
封建统治者
中国封建社会
《儒林外史》
历史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
王安石变法
封建制度
马克思主义
《大清一统志》
描述:
试论烈女制的成因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
作者:
吕友仁
冯好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红楼梦》
《左传》
陶渊明
礼记·檀弓
《文选》
王安石
《儒林外史》
《仪礼·丧服》
战国策
描述: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死’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章钜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浪迹丛炎》卷九《人死别称》条列举...
青山正补墙头缺
作者:
李庆西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史》
《儒林外史》
《虬髯客传》
正补
邹元标
“气”
君臣关系
吴与弼
《万历野获编》
申时行
描述:
青山正补墙头缺李庆西“酒色财气”述略古人以嗜酒、好色、贪财、尚气为四戒。后汉杨秉自谓,平生有三不惑,即指“酒、色、财”三者。四戒之说大约最初是从这里来的,至于何时添出“气”之一者,尚未能详徵。有人认为,以酒色财气连举,始于宋金时期。金代道人王(重阳子...
浅谈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课堂导语
作者:
陆力
来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堂导语
《红楼梦》
《西厢记》
《西游记》
《儒林外史》
《金瓶梅》
汤显祖
《三国演义》
导入新课
描述:
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对此.笔者曾作过一些尝试,也有些体会.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描述:
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永远的心病
作者:
姜夔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莎士比亚
吴敬梓
几何计算
柳宗元
汤显祖
虾子
学报主编
关汉卿
大意是说
描述:
永远的心病
永远的心痛
作者:
姜夔
来源:
教书育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柳宗元
范仲淹
青年时代
莎士比亚
吴敬梓
汤显祖
虾子
学报主编
大意是说
描述:
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痛心的事,而我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让良心永远受责。 那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和邻居的哥儿们都在院子的村荫下复习功课。被贬值多年的知识象出土的珍珠般被人们重新珍视,所有蒙上灰垢、纸页发霉的书籍都被人们当成了宝贝疙瘩。考生们又重新热衷于认识柳宗元、范仲淹,认识X+Y和点、线、面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