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体”别解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诗歌风格 二十一世纪 王安石 艺术风格 政治生涯 写景抒情
-
描述:纪课程”系列中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三章第四节《王安石的诗歌》便说:“后期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第一段]
-
“别是一家”说与《词论》之关系试辨
-
作者:许金华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是一家” 李清照 《词论》 “以诗为词” 王安石 音律 《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词 重大题材 理论批评
-
描述:“别是一家”说与《词论》之关系试辨
-
黄宗羲对“玉茗堂”剧作批评观的演变
-
作者:徐定宝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牡丹亭》 汤显祖 批评观 吴江派 《中国文学史》 汤沈之争 临川派 戏曲创作 墓志铭
-
描述:黄宗羲对“玉茗堂”剧作批评观的演变
-
简谈宋代词风与苏轼的贡献
-
作者:肖利民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放词 婉约词 宋代词 《中国文学史》 苏轼 词风 《中国古代文学》 范仲淹 王安石 词的发展
-
描述:古代文学》,也可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前言》等)等,就不准确。另外,对苏词在艺术方面的贡献若只着眼于豪放,也有些简单化。本文仅就此略陈浅见,以求正于大方之家。
-
晏殊《浣溪沙》的“远近高低”
-
作者:范炳刚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词人 香径 小园 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 玉润 词坛 绝句
-
描述:朝廷的达官显贵,亦显达于词坛,这确是宋初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宋仁宗时的宰相晏殊,就与欧阳修一起被时人并称为“晏欧”,且确实很有几篇作品为人称道.他的《浣溪沙》,甚至被后人誉为“玉润珠圆”之作(见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
-
黄人论《临川四梦》
-
作者:王永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汤显祖 《邯郸记》 人论 东吴大学 主人公 戏曲理论批评 传奇家
-
描述:黄人论《临川四梦》王永健黄人(1866─1913年),原名振元,字慕韩(慕庵),别号摩西,中岁更名黄人,江苏昭文(今常熟市)符浦问村人。黄人景仰明末遗民“四黄”:黄道周(石斋)、黄淳耀(陶庵)、黄宗羲(梨洲)和黄周星(九烟),号其书斋为“石陶梨烟室”...
-
《木兰诗》别解
-
作者:朱庆霞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中国文学史》 古典诗歌 焦仲卿妻 《诗薮》 胡应麟 十年战争 英雄形象 推崇备至
-
描述:说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木兰诗》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位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妇女勤劳、善良、机智、
-
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
-
作者:涂木水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生卒年 江西省 黄庭坚 《中国文学史》 唐宋词 二晏词 晏殊 北宋词 刘逸生
-
描述: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
-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
作者:周锡山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
描述: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
郑子瑜先生研究的新成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
-
作者:林兴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学家 新成果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师说》 《中国修辞学史稿》
-
描述:中指出韩愈《师说》中的文气不相接之处。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虽然指出韩愈的散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