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绿
作者:施兰芳 郑珂  来源:中国火炬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龙点睛  王安石  “绿”  春风 
描述:王安石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直被人们叹为绝唱。一个“绿”字,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春天的绝妙景色及这一美景变化过程。叉是一年春草绿,新绿果然不期而至。
语言锤炼笔下功
作者:陈飞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锤炼  语言准确  王安石  “绿”  王之涣 
描述: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上的提升。
古人趣事之炼字篇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时代:妙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炼字  古人  趣事  “绿”  王安石 
描述:古往今来,好些诗人、作家都注意锤炼词句。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下面就说几个关于古人炼字的小故事吧!
古诗炼字面面观
作者:林凯伟  来源:中学文科(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炼字  “诗眼”  王安石  “绿”  写作 
描述: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
再教《泊船瓜洲》
作者:钟艳珍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思念之情  诗人  王安石  “绿”  家乡  妙用 
描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以前我教这首诗,只是认为它是一首纯粹的思乡诗,理解为:诗人离家多年未能回家乡,想起家乡便
创新的语言不俗套
作者:文心  来源:创新作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  创新    表现力  “绿”  王安石  作文 
描述:有时候,一篇作文就因为一个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而生动起来,就像王安石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而使这首诗成为杰作一样。可更多的时候,我们作文里处处充斥着陈腔滥调,让人怎样也提不起兴趣。[第一段]
绿色,生命的旋律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能够替换?只此一字,便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王安石何以要选定“绿”字
作者:张庆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王安石  《泊船瓜洲》  语文第十册  吴中士人  六年制 
描述:六年制语文第十册《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字用得特别好,历来为人称道。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空出一字 风流尽显
作者:耘夫  来源: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流  古代诗文  “绿”  王安石  事例  称赞  张先 
描述: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因妙用一字而备受后人称赞的事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等。但很少听说空出来一个字不写,也同样受人称赞的事例,然而,却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事。
“有”不该有?
作者:周国正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  “绿”  王安石  意思  作文  老师 
描述:文,要求用字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