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与袁宏道之尺牍比较研究
-
作者:肖咏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袁宏道 尺牍比较 “真” 思想
-
描述:牍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巨大不同,这些不同点代表了当时文坛对“真”的追求所具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汤显祖与袁宏道二者尺牍的比较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汤显祖和袁宏道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也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晚明的文人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对象。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等审美样式得其风气之先,而在散文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奠定了晚明散文美学的特殊性质和形态。
-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
-
作者:陈望衡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宇宙本体 “真” “天” 先秦儒家 袁宏道 汤显祖 中国古典哲学 一画之法 王阳明
-
描述: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
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
-
作者:陈西汀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真” “情” 张居正 遂昌县 冤案 《牡丹亭》 《万历野获编》 申时行 明王朝
-
描述: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陈西汀汤显祖身上有两个字,支配着他的一生。第一个是“真”字,第二个是“情”字。他的“真”与生俱来,他的“情”由“真”而发。这两个字,表现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主宰着他的整个人生。他上自对皇帝,下至对百姓以及他...
-
中国小说理论的一些概念
-
作者:杜景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小说理论 “幻” “真” “假” 小说家 古代小说 神仙鬼怪 “奇” “理” 胡应麟
-
描述:中的许多概念,恰恰都是从评“史”与论“诗”中移植过来的。我国古代小说理论概念很多,这里仅就古代小说论家常用的几个评价概念,做一点分析和探讨。
-
真人刘绍棠
-
作者:南人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真人” 报纸副刊 书斋名称 编辑工作 “真”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语文课本 作品
-
描述:数年前我转作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时常为稿源枯竭犯愁,一日突发奇想,给素昧平生的著名作家刘绍棠投去一函,大意是恳请惠赐佳作云云。名人的稿子难求——此一举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而己。 不料未隔三日便有绍棠老师的亲笔回信飞来,约我去舍下一叙。这真是意外之喜,匆匆忙忙赶至光明
-
贵州旅游的文化氛围与取向
-
作者:黄汉金 来源: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州旅游 旅游资源 文化氛围 文化内涵 文化取向 “真” 人文景观 王安石 喀斯特 旅游业
-
描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洼地与河谷坝占3%,碳酸盐岩层遍布全境,岩溶广泛发育,形成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观。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