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烈展水墨人物画
-
作者:秋 红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研究,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思所得。画中人物清新脱俗,恢谐而充满生活情趣。
秋 红
-
白先勇:把《牡丹亭》送到美国
-
作者:李冰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爱情神话 保护的位置 《台北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小说 演员挑选 《游园惊梦》
-
描述:《牡丹亭》一套票卖到1500元$$ 白先勇:上次我到新浪网有一个许诺,说下次再来要把《牡丹亭》两个主角带来,我没有失约。(笑)他们今天都来了。因为我们在10月21、22、23日要在北京的世纪剧院公演《牡丹亭》了,这是在国际音乐节第一次演昆曲,也是北京首演。$$ 记者:演出之前,在台湾、上海其他地方都
-
舞剧牡丹亭叫座美国
-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元旦春节期间,舞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这是我国首部完整艺术剧目在此盛装亮相。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美。
当400年前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跨越时空、穿越生死,重回人间时,观众情不自禁起立,剧场内掌声
-
王安石救了美国农民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中国访问。令当时的中国媒体记者非常惊讶的是,这位美国官员居然与陪同他到处参观的学者和官员们大谈王安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对这位1000多年前
-
王安石“救了”美国农民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中国访问。令当时的中国媒体记者非常惊讶的是,这位美国佬居然与陪同他到处参观的学者和官员们大谈王安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对这位1000多年前
-
王安石与美国的农业贷款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金融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世纪初期,一位名叫陈焕章的清朝翰林被选派赴美国留学,并写出了一部《孔门理财学》。在此书中,陈焕章谈到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指出王安石“青苗法”的实质就是农业贷款,它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他们能够在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同时还可以起到平抑谷价、保护城市消费者的作用。此
-
王安石是怎样走红美国的
-
作者:严建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享有崇高的威望,同样在美国也曾经走红过。 早在本世纪初期,一位名叫陈焕章的清朝翰林被选派赴美国留学,入
-
果子为何这般红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袁飞刘崟
又是一年杨梅红。近日,笔者慕名来到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杨梅基地,只见许多来自县城与周边县市的自驾游游客,或结伴而行,或举家前来采摘杨梅,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劳动的快乐。“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这里,一年光杨梅就能为我家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村民钟长发介绍说。
树上的要比树下的贵
[现场]廖
-
王安石的红“囍”字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宋慧敏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值得铭记的转折点,遇上一个人、发生一件事,整个命运就来一个腾挪转折,转折之后,万紫千红,无边风景一时新。若是名人,历史还会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曲笔演义,真真假假,倒也不是毫无凭据。庆历二年(1042年)是北宋名相王安石(右图)的转折点,跃龙门娶娇妻,
-
王安石与红“囍”字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与红“囍”字
张鹏举(1992.01.12) 王安石与红“囍”字
人们结婚办喜事,大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庭院内外的墙上贴大红“囍”字。据传说,这一习俗与宋代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