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8)
报纸(127)
会议论文(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6)
地方文献 (18)
红色文化 (11)
宗教集要 (8)
才乡教育 (4)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61)
2011(42)
2010(24)
2009(15)
2008(17)
2007(18)
2006(9)
2000(3)
1982(4)
1974(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3)
散文(海外版)(2)
中国文化报(2)
中学生百科(1)
中华文化画报(1)
发展(1)
中华散文(1)
四川通讯(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1)
青春岁月(1)
《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筱卉 那一年,在姑苏城楼上领略了一场苏州评弹。穿着浅粉色旗袍的年轻秀美女子,素着一张没有脂粉的嫩脸庞,宠辱不惊地拨弄手中琵琶,婉转吟唱,美得让我多年不忘。偶尔得闲,便在网上翻找苏州评弹类的视频,却再也没见到能超越该女子的评弹表演,即使是某电视台制作的国内最具权威的综艺晚会,也因其背景的华丽与表演者掩
我和《牡丹亭》命里注定三生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小爱戏,常常为着心中一段痴迷生出许多遗憾。譬如毕竟不能日日里管弦笙歌,每每戏散曲终时,怅惘就开始缭绕在心,排遣不去。不记得在多大年纪,偶尔见到几幅昆曲人物画,形散意在,寥寥几笔疏淡线条:杜丽娘梦断时分那一霎迷离娇嗔;小尼姑寂寞青灯下心不在焉的冥思情态;林冲一身夜行装束的悲怆无奈;李香君飞扬着水袖向
王安石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900多年前,一位千古风云人物在古舒州(今安徽潜山)这片土地上默默砥砺,他就是王安石。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令人萌生见贤思齐之心。亲民情怀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新官到任,同僚为他接风,他感慨系之,作《到郡与同官饮》诗。一边是同官款待他的“荒野歌舞犹醉
王安石的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00多年前,才情横溢的王安石被派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作通判,那一年他年仅31岁。为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记者于近日到潜山县进行采访。 潜山县博物馆馆长李丁生向记者介绍说,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主政,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到任不久即逢大旱,百姓无法耕种,眼看将
走进《牡丹亭》的茶
作者:王学铭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曾通过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看到主持人任志宏对改编《牡丹亭》的白先勇先生进行采访。白先生这些年集合起两岸三地最优秀的制作和表演人才,把《牡丹亭》由原著的五十五出改编成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二十几出,走进现代剧院和大学校园,并在世界各国展开全球巡演,对此我感到由衷钦佩。我更关心,白先生
安全生产是天大的
作者:尹朝平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安全生产是天大的
当干部要念好“三经”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位老领导在讲党课时说:做党员当干部要念好“三经”,这就是坚持做好事,善于办实事,敢于管坏事。这朴实无华的“三经”,浅显中蕴含着深刻,平实中展现着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
王安石二三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般说来,王安石在历史上留名,一是由于他推行了新政,他的名字进入了《列宁全集》,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实行变法时所表现出的果决立场,集中地反映在“三不足”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二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不多但有新意,政论文章以严谨著称。
王安石南京置业那些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国时期颓败的半山亭。该亭现已重修,位于半山园东侧。 王安石故居,现位于海军指挥学院内。 王安石 如今买房子是件大事,几百年前同样如此。历史上,外地人到南京来安家落户的有不少,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即便是他,在南京也经历过无处安家的尴尬
上市应是水到渠成的
作者:苏润菁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上市应是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