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41)
图书(123)
学位论文(84)
会议论文(50)
报纸(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60)
地方文献 (40)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8)
2013(96)
2012(146)
2011(119)
2010(87)
2006(74)
1989(39)
1983(41)
1960(11)
1936(11)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7)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恩怨(连载一)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到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恩怨(连载二)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次年,王安石的姻亲、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告东坡护丧回蜀时利用官船贩卖私盐等物,王安石闻之大喜,当即奏知神宗,第二天就下公文到东坡返蜀的沿途州县调查此事,连当年服役的士兵和船夫都被抓来严刑逼供,结果一无所得。司马光、范镇等大臣纷纷为东坡辩诬,范镇且指出苏洵去世后韩琦、欧阳修两人赠送的赙金即达五百两,东
吴炳玉义务修车十二
作者:暂无 来源:东营日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炳玉义务修车十二载 在垦利县府大院,一提起吴炳玉师傅,没有不知道他义务修车的 事。 1984年,吴师傅来到县府食堂干炊事员,看到不少干部职工常常 因为自行车坏了而发愁,便决定义务修车
谢兰生行书十二言联
作者:暂无 来源:佛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兰生(1760年~1831年)字佩士,号澧浦,又号星甫别署理道人、履道士。佛山南海麻奢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主持粤秀、越华、端溪等书院,后羊城书院掌教,精于书画、篆刻,编有《汉印分韵》四卷。著有《常惺惺斋诗集》四卷、《游罗浮日记》一卷及《鸡肋草》并行于世。 谢兰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二周年省市十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和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二周年省市十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和
沈凤:轻仕途重艺术(连载 二十九)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补萝散人”印 纸窗竹屋灯火青? “补萝外史”印 沈凤私印 凤印 结欢少年场 仁者寿清乾隆年间,篆刻艺术兴盛,印坛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高手如云。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及古董鉴赏家沈凤,即为佼佼者之一。 沈凤(公元1685-1755年),江苏江阴人,字凡民,号凡翁、谦斋、桐君,别号补萝外史、补萝散人。他
周亮工:精于金石 命运多舛(金石鉴赏·连载二十一)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周亮工:精于金石 命运多舛(金石鉴赏·连载二十一)
聚焦大公路“变脸”系列报道之十二抚州一中门口路段昨起铺设水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16时30分,随着第一车水泥混凝土倾倒在抚州一中门口的水稳层上,大公路改造第一、三段开始了铺设水泥路面的施工,不考虑天气因素,10天左右就可完成。铺完后,再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养生期,整个路面改造才算完成。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摄
浅谈抚州采茶戏的文场音乐、武场音乐及锣鼓经
作者:周红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浅谈抚州采茶戏的文场音乐、武场音乐及锣鼓经
探究花木文化内涵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浅谈《花木文化》校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这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以“花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为切入点,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为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以课程研究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