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
报纸(10)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2)
2012(2)
2011(3)
2009(2)
2003(1)
1996(1)
1986(1)
1984(1)
1981(1)
按来源分组
东莞时报(2)
四川日报(1)
长治日报(1)
鹤山乡讯(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
四川心理科学(1)
心理学报(1)
家庭之友(1)
语文月刊(1)
文史杂志(1)
相约寮“牡丹亭” 消暑菜为你降火 寮新闻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食是旅行的重头戏之一,五一出游欣赏完靓丽的风景后,能够享受一顿美味佳肴,让这种特别的美味在舌尖萦绕,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在寮,无人不识牡丹亭,并不是因为《牡丹亭》这出戏有多精彩,而是因为牡丹亭
相约寮“牡丹亭” 消暑菜为你降火 寮新闻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相约寮“牡丹亭” 消暑菜为你降火 寮新闻记者
教育家刘绍的教子法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治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先生是我国的老一辈教育家。他在30年代提出的家庭教育原则,至今读起来仍使人感到受益匪浅,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不要太关心孩子,否则很容易养成孩子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认为人人
刘绍 四川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
作者:刘燕  来源:四川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22年6月,一位身着旧式长衫、气质儒雅、体态清瘦的川籍青年迎着初夏的轻风,站在开往美利坚轮船的甲板上,此时只有22岁的他被无数困惑缠绕着。透过烟波浩渺的海韵,他仿佛又回到小学课堂大声宣读自己作文中被老师画上红笔的段落:“当前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是富国强兵,只有改变贫弱的状态,才能不受列强欺凌……”凭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牡丹亭》剧照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人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北京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
我县2849名学子潇洒考场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思笋)“铃……”6月7日上午9时,随着清脆铃声的响起,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开始,全县2849名考生顺利步入考场。昨日下午5时,记者从县教育局获悉,高考两天过去,我县各考点秩序良好。 高考首日恰逢星期天,早上8点多,记者在三门中学、县第二高级中学考点门口看到,尽管离开考还有近一个小时,但现
“百步走”应是“摆走”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百步走”应是“摆走”
溢坡村:龙门山下候王益婆善举动天地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溢坡村位于洛龙区丰李镇,关于村名的来历,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溢坡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人们争相来这里定居。当时,龙门山还没开,山南边的积水没有出路,只能顺着龙门山往西流,每逢夏秋两季,这里常下大雨,导致洪水猛涨,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也常被洪水吞没
四川现神秘“天书” 专家表示应是消失的王碑拓片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川现神秘“天书” 专家表示应是消失的王碑拓片
李觏与资溪龙荫村 ――访李觏37代后裔李
作者:易资庆 叶莉 左木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觏是资溪人引以为傲的乡贤,更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位值得后人敬仰的北宋杰出的学者、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在李觏故里的资溪高田龙荫村,还住着李觏后裔的亲支和旁支。在资溪乡村多处建有李觏祖墓和李氏家庙、家谱,如嵩市三口村的李氏家庙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内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