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应有年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有感
育才小学 五(5)班 刘润雨
今天,我读了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他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升温,一天比一天红火,直到年根下。腊月初一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熟晾脆后,一家人团团围坐,
-
板凳龙舞出元宵味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板凳龙舞出元宵味
-
让原味市井亮相山塘
-
作者:周娴 梅蕾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市井 历史文化保护区 相山 风貌保护 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价值 风景名胜区 建筑色彩 整治工作
-
描述:让原味市井亮相山塘
-
■逸闻趣事 “ 菜 ” 字 何 时 有 了 荤 味
-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如今的菜,鸡鱼肉蛋,倭瓜葫芦,都包括在内。上街买“菜”也好,酒店点“菜”也罢,“菜”早就既包括素,也包括荤了。但在古代,“菜”只有蔬菜之义,一点也没有荤味。那么,“菜”是何时有了荤意
-
王安石的“三不足”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方志远
演讲人: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王安石的时代,处于北宋神宗的熙宁、元丰年间,是一个好时代,社会经济正在持续发展,城市繁荣、人民富庶。但和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
-
史依弘邀蔡正仁保《牡丹亭》“昆味”
-
作者:朱 渊 朱良城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去年,史依弘《2012版牡丹亭》的上演,因提高了调门引发广泛争议,被指“昆味不正”。时隔一年,在听取各方建议后,史依弘将再度跨行挑战《牡丹亭》。而这一次,为力保“昆味周正”直接邀请著名昆剧
-
于丹解读白先勇《牡丹亭》 高雅艺术变了味?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于丹解读白先勇《牡丹亭》 高雅艺术变了味?
-
有感于吴炳才的“三比三不比”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汪红兵
12月8日15时20分,大冶市一位耄耋老人与世长辞,享年88岁。在儿女眼中,他是一位苛刻的父亲,教育严格;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位“精神货郎”,积极宣传法制知识,义务普法23年。他的故事,传遍全国。他的名字,叫吴炳才。(12月10日《东楚晚报》)
吴老生前要算一个名人。
-
兰州牡丹亭三题
-
作者:严森林 来源: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山岗坡上的牡丹亭
兰州人爱梨花,更爱牡丹。在白塔山、动物园、金天观、宁卧庄宾馆,还有榆中乡下,都有成片的牡丹花树。兰州人又爱建亭,但凡在牡丹花繁树茂的地方,往往都有牡丹亭……
一
皋兰山北麓西侧岗坡地上的牡丹花多的是紫红色和粉白色的,紫的紫光流彩,白的雪裹晶莹。一到阳历的四五月间
-
牡丹亭上三生路
-
作者:张跃志 来源:聊城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在《惊梦》中的唱词,让人伤感惆怅。就连我这七尺男儿读罢,也不免余香满口,黯然销魂。更无怪乎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在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