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1)
报纸(173)
学位论文(23)
会议论文(10)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34)
地方文献 (152)
宗教集要 (62)
非遗保护 (15)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96)
2011(79)
2010(68)
2009(65)
2006(44)
2003(30)
2001(21)
1999(24)
1998(20)
1995(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
语文知识(5)
佛教文化(5)
东方艺术(2)
中国宗教(2)
海南出版社(1)
黑河教育(1)
世界宗教学刊(1)
竞争力(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游金山寺法海
作者:何晨枫  来源:湛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游金山寺法海
王安石与佛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文明撰著的《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王安石的一生经历为主要线索,对其思想演变、宦海浮沉进行了勾划,突出了他对佛教从疑到信的转变及其自少年时代便与佛教结下的不解之缘。该书
王安石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庆历二年(1042年),21岁的王安石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领三司条例使,实行变法。由于旧党的反对,不法分子作乱,加上新法不够完善,自己又不能兼听,结果王安石变法失败,二次被罢相。熙宁九年(107
王安石与褒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只因为有了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到此一游”,这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山于是便扬名天下。 褒山在含山县东北7.5公里处。史称,唐贞观年间,有高僧慧褒云游至此,曾于山下结庐,故而得山名。华阳
王安石晚年与佛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晚年与佛 □ 骆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而,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时却与
山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孙嵘 我作为读者,每每诵读《醉翁亭记》,熟知滁州的琅琊山;诵读《岳阳楼记》,联想到湖南的岳阳楼;诵读《滕王阁序》,神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唯独在读到《游褒山记》,却不知褒
说“秦”道“朝”秦朝
作者:暂无 来源:潮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人该说了,现在咸不咸淡不淡的,你什么秦朝呀。可明白人一看便知道,我是想说“秦”、“朝”这两个字。你说“秦”就说“秦”、道“朝”就道“朝”了,还什么秦朝。这不是我故弄玄虚,说到“秦
范仲淹与王安石西子湖畔改革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王安石风尘仆仆地赶到杭州,在风光美丽的西子湖畔,与仰慕已久的范仲淹会面并促膝长谈。时年,范仲淹六十二岁,任杭州知州;而王安石才三十岁,刚卸任县令。王安石年青力壮、血气方刚,胸怀革新朝政的鸿鹄大志,多次写信讨教先辈范仲淹改革除弊良方。这次,他趁调任之机,特绕道专程来到杭
正觉寺里今昔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正觉寺里今昔
清明上坟低碳
作者:暂无 来源:怒江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清明祭祀先祖、缅怀先人,是人之常情。可许多人上坟,喜欢挤在清明节这一天,不辞劳苦,有的甚至千里迢迢地赶到坟前跪下,烧纸磕头,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也有的趁公假,纷纷坐私家车上坟,这样方便快捷。 其实,清明祭祖不一定非要选择在清明节这一天,民间就有“前三后七”传统,在清明节的前后十天时间里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