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苓守家待地 年赚六七万
-
作者:暂无 来源:燕都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英苓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肖景昕摄
本报讯 一走进王英苓的桃园,硕果满枝的景象扑面而来,红彤彤的桃子十分诱人。
王英苓是朝阳县七道岭乡苏家营子村农民。她在家门口建了一栋120米
-
柴会龙:食品不应是奢侈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柴会龙:食品不应是奢侈品
-
徐春苓:朴实行动诠释奉献
-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春苓:朴实行动诠释奉献
-
徐春苓扫街扫得“疯”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春苓扫街扫得“疯”
-
连续15年的优秀“城市美容师”徐春苓: 25个除夕夜都在街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续15年的优秀“城市美容师”徐春苓: 25个除夕夜都在街
-
牡丹亭畔思汤公
-
作者:暂无 来源:上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这是何处仙境,哪里福地?看那烟波画舫、朱栏翠轩的景致,云蒸霞焕、朝飞暮卷的气象,绣出了好一幅美丽清新的江南画卷,真个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岂不是杜丽娘在牡丹亭畔游园的梦境吗?
原来,我已置身于“朝思暮想”的“牡丹亭”里了。那是前不久我去浙江遂昌考察时参观汤显祖纪念馆时的感觉
-
王安石与《汤坑泉》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然雪满塍。”这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著名的《汤坑泉》诗。多少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传颂古今中外,载诸史册
-
著名“汤学”专家、学者云集抚州
-
作者:胡新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专家学者 汤显祖 大学教授 城市大学 闽江学院 香港 临川文化 哲学学 文化中心 副市长
-
描述:著名“汤学”专家、学者云集抚州
-
汤氏《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潘宁1598年,汤显祖写就《牡丹亭》。四百年间,传说汤氏《牡丹亭》的首演是在江苏昆山古镇千灯镇。日前,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千灯镇政府联合出品,上海静安越剧团独家
-
《牡丹亭》梦萦汤翁故里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挚爱遂鸳盟。”这首前人诗句道出了汤显祖《牡丹亭》的不朽魅力。数百年来,不计其数的读者和观众通过作品、通过舞台走进《牡丹亭》,走进这个瑰丽迷人的爱情传奇故事,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和影响力来说,《牡丹亭》都堪称中国古典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