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的小说及其意义
-
作者:杨红莉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当下的文学布局中,李浩一直被圈内称之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阅读李浩的小说,是对于理性和智性的严酷考验,既要忍受他的残酷阴狠,又要洞察他于其中所隐喻的深刻的思想。简略而言,李浩小说致力于揭示世界
-
李浩:愿把小说变成“智慧之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金莹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海兴县辛集村。当过八年的小社员。”这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河北作家李浩自书的简介上的第一句。这样简单而低调的开始,似乎也预示着他在生活与写作中的态度
-
作家评论家深入研讨李浩小说创作
-
作者:季文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让小说成为具有难度和高度的写作
作家评论家深入研讨李浩小说创作
近日,由河北省作协主办的“李浩小说创作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作家、评论家就李浩小说创作的特点和趋向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兰州牡丹亭三题
-
作者:严森林 来源: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山岗坡上的牡丹亭
兰州人爱梨花,更爱牡丹。在白塔山、动物园、金天观、宁卧庄宾馆,还有榆中乡下,都有成片的牡丹花树。兰州人又爱建亭,但凡在牡丹花繁树茂的地方,往往都有牡丹亭……
一
皋兰山北麓西侧岗坡地上的牡丹花多的是紫红色和粉白色的,紫的紫光流彩,白的雪裹晶莹。一到阳历的四五月间
-
冷寂无声,水流恒久——怀念刘衡
-
作者:李 辉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9年刘衡老人走了,享年88岁。一个老记者,永远放下了手中的笔。除了十多位亲属,前来吊唁的只有五位单位同事。偌大告别厅,显得空空荡荡。她生前说自己的丧事要从简,但没有想到竟如此冷寂,真让人感到凄凉与感伤。不过,这又有什么呢?她留下遗嘱,把遗体献给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用。对于她,身后的一切世俗
-
好媳妇王英 家人高兴我就幸福
-
作者:李 兵 来源:渭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兵
王英,今年28岁,家住潼关县桐峪镇李家村七组。家中共有7口人,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儿子。爷爷和奶奶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并且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
-
业内人士:淘汰落后产能的最终落脚点应是优化结构
-
作者:新华社 李 荣 来源:中国质量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业内人士:淘汰落后产能的最终落脚点应是优化结构
-
李浩
-
作者:暂无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浩,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双学士,教授,学生处处长。
在我校快速发展建设的有利形势下,学生处的工作思路是:分析把握独生子女群体的思想、学习、行为和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探索遵循学生工作
-
李 浩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石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4.李 浩
男,长岭炼化炼油二部安全员
李浩是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在长岭炼化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建设及装置开工期间,他认真查找隐患,严查各类违章行为。为确保安全用火,他每天从开出第一张火
-
李浩这个人
-
作者:金赫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浩这个人厚道、实在。1971年出生的他,没有我们通常印象中“70后”作家的另类、夸张,面相忠厚,表情朴素,扔在人群里,跟任何一个普通的40岁男人没什么区别。生活中的他,是我的同事,是我文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