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文化冲击及文化意义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戏剧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娱乐,而好的戏剧更甚――《牡丹亭》就是这样一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高尚娱乐性为一炉的好戏。 在《牡丹亭》里,主人公柳梦梅与杜丽娘一见钟情,萌发青春之爱,并产生了性的结合。然这一结合既不俗也不是西方式的“放”,汤显祖用了一种特有的比较精神的表现手法:让男女主人公相约在梦里,用“花神舞
-
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
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
相山动物园变圈养为散养 让市民和白鹿“零距离”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相山动物园变圈养为散养 让市民和白鹿“零距离”
-
何澄茵:將勤補拙梁安盈:踢走懶散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梁安盈與何澄茵期望 在新一年擺脫陋習
何澄茵:將勤補拙 梁安盈:踢走懶散
新一年、新希望!做人應該抱着這種信念向前看。然而,送舊迎新的同時,如能為自己過去一年作出反省和檢討,這種
-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五院团委荣膺“全国五四红旗团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7年岁末,北京21世纪饭店,团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现场。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团委书记徐冉在掌声中走向了领奖台,她和其他9家来自不同行业和单位的团委书记一起,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的手中接过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的奖牌。当记忆中五院团员青年一个个熟悉的笑脸拼接成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时,感动的
-
把临川文化引向世界
-
作者:傅金和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研究中心 影视文化 北大 文化产业 主任 产业经济学 抚州 文化资源 市委书记
-
描述:一场大雨过后,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 江南小城抚州,显得清新秀丽,令人赏心悦 目。漫步街头,很少回家乡的喻文益,感到 耳目一新;听着熟悉的采茶戏,更是陶然忘 怀。$$ 游子回故里,家乡的发展变化,令他自 豪欣慰;家乡人民蓬勃向上的朝气,令他十 分振奋;家乡的发展前景,尤其令他关注和 思考。这次回家乡,
-
将临川文化发扬光大
-
作者:卢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中国作家 临川文化 王安石变法 研究中心 戏剧创作 会员 文学创作 出版社 汤显祖 江西省
-
描述:经历丰富,创作繁多,身列杂家心不悔$$在同龄人当中,万斌生算得上一位经历丰富、生活坎坷之人。$$1946年,万斌生出生在临川区罗针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幸赖贤母勤劳操持,才将他们兄弟姐妹拉扯成人。因家境贫寒,万斌生入学时间较晚,但连续跳级,两年读完四年制初级小学;初中又再次跳级,两年读完三年
-
抚州重新认识“临川文化”
-
作者:曾志勇 张邦人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新认识 抚州市 船形屋 玉隆万寿宫 古建筑艺术 文化资源开发 市场适应能力 文化珍品 演出团
-
描述:,“古文化之旅”精品纷呈,让游客流连忘返;马家山社区文化广场夜夜笙歌,引得市民携老扶幼而来,再现六七十年
-
曾巩与临川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特约撰稿人杨友祥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南丰县人。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极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12岁试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20岁入太学,上书文坛领袖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自此名闻天下。嘉佑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
-
“临川文化是我心灵的梦”
-
作者:卢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闽江学院 汤显祖 福建省 学术论文 副教授 学术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抚州师专 古代文学
-
描述:在这次汤显祖学术研讨会上,邹自振既是参会代表,又是大会联络员,忙得不亦乐乎。对此,邹自振不无调侃地说:“谁叫我是半个抚州人呢!”原来,邹自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他下放到抚州,1977年考入原抚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在抚州工作、生活了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