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瑞清正书对联赏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书法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李瑞清 对联 郑文公碑 “声” “清” “新” 字 “歌” “虚” 流动之美
-
描述:李雨(石家庄)《书法报》2005 年7月4日第27期第6版刊登 的李瑞清这幅五言联,最大特点 有两个,一是结体稳定,字迹方 正,不偏不倚。虽多茂密之字,但 参差自然,繁而不乱。比如“尘”字 中的“土
-
《牡丹亭》改造成音乐剧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信报讯(记者张学军)唱了上千年的昆曲《牡丹亭》也要被“改造”成音乐剧了,而且是由百老汇的音乐剧高手以及专业团队亲自“操刀”。前天,北京演艺集团、怀柔区国资公司与百老汇亚洲国际公司正式签订了相关协议。据介绍,“音乐剧版”《牡丹亭》计划将以多个版本进行全球巡演。 前天下午,百老汇亚洲主席西蒙妮·基纳特女
-
《牡丹亭》被改编成电视剧
-
作者:暂无 来源:哈尔滨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南昌10月22日专电(记者 黄和逊 郭远明)由汤显祖名作《牡丹亭》改编的电视连续剧,22日在汤显祖家乡江西抚州市开机。据了解,电视连续剧《牡丹亭》由中共抚州市委、市政府,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江西出版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电视连续剧《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孙菲菲有“古典气质
-
《牡丹亭》将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但将《牡丹亭》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尚属首次。30集电视连续剧《牡丹亭》是中视精彩影视文化中心再造神话系列影视作品
-
王安石改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第三句的“绿”字,据南宋洪迈在其《容斋随笔》,卷八《诗词改字》中说,
-
医改应是大趋势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医改应是大趋势
-
全是字的板凳龙
-
作者:方镖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是字的板凳龙
-
围绕“人”字做文章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现状与影响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同于以往“规模扩张式”的老路,而应当是以加快人口城镇化、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的新路。可以说,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调整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稳
-
王安石与双喜字
-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们每逢结婚办喜事总要贴个大红“囍”字,这一习俗,传说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从小天资聪颖。他在23岁那年到京城应考,元宵节路过马家镇,看到马员外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
-
王安石发明“囍”字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20岁时,从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东乡县)到京都洛阳赶考,途经马家镇住店候试,一天饭后上街,偶见镇上马员外家门上高挂着一对走马灯笼。旁边贴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王安石看罢沉吟半天,拍手叫绝:“好对!只可惜没有下联。”此话被马家老家院听到,便立即进家禀告马员外,待马员外闻讯出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