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
报纸(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3(1)
2012(5)
2011(8)
2010(5)
2009(8)
2007(4)
2002(1)
2000(1)
1987(1)
按来源分组
政府法制(3)
威海晚报(1)
快乐老人报(1)
甘肃日报(1)
蚌埠日报(1)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1)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1)
少年文艺(阅读前线)(1)
大众日报(1)
今日镇海(1)
王安石之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镇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贤虎 王安石儒学功底深厚,诗、文俱佳,年轻时,怀天下抱负,写长达万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痛陈时弊,图谋变法。对此我辈只能高山仰止,有诗为证: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王安石为人耿直,当年苏轼身陷“乌台诗案”,几个丧心病狂的小人将苏轼往死里整,王安石
楼市”不应是“房价”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楼市”不应是“房价”
相公”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警世通言》,收录了有关王安石的两篇小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相公饮恨半山堂》。前者,大概意在表明王安石的诗名才学不亚于苏轼;后者,则是写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的。王安石告老还乡,沿途所见所闻,均是
文摘:王安石之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千古文人中唯一能影响国家命运的政治文人。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上层官僚利益,引起非议。他以“天命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特立独行。但由于其性格古怪,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得罪了不少人,附和他的不少是小人,这些小人急功近利,搞得民怨滔天,众臣
相公”是王安石别称
作者:暂无 来源:快乐老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林彪私下批评毛泽东,称他为“相公”,这最早是王安石的别称。 《警世通言》有篇小说写王安石变法失败:“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相公。”因王安石极为固执,不允许任何人反对
相公”王安石的悲剧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木风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花了短短100年时间。而那份亡国的罪状书,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了。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180度的转变。梁启超说他是“三代下惟一完人”,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和他的改革,真相到底如何? 最好的士大夫 王安石首先是个文人,一个文章
母牺牲也应是见义勇为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母牺牲也应是见义勇为
相公”王安石:秋逸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时人们把宰相尊称为“相公”,而“”就是倔强、桀骜不驯,拿现在的话来说是“牛”!宋代有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叫《相公》,说的就是当时的宰相――王安石。 尽管历史上对王安石毁誉参半,但由于
相公”王安石的悲剧□风临
作者:暂无 来源:淇河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相公”王安石的悲剧□风临
教师李纪安落水男童
作者:暂无 来源:天中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记者 郭建光 周心放 本报讯 昨天上午,刚从医院出院的5岁男童壮壮被父亲王栓接回遂平县文成乡王来宾村。王栓特意来到教师李纪安家,向李纪安表示感谢:“要不是您出手相救,我就见不到儿子了。” 王栓告诉记者,他一直在郑州打工,儿子壮壮在家跟着爷爷生活。3月31日下午5时许,壮壮与3名小伙伴在村前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