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92)
图书(50)
报纸(49)
会议论文(8)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9)
地方文献 (23)
地方风物 (9)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37)
2009(34)
2007(24)
2004(18)
2003(17)
2000(20)
1998(27)
1988(12)
1986(15)
1982(13)
按来源分组
文史天地(4)
百科知识(4)
文史杂志(3)
价格月刊(3)
当代戏剧(2)
文物出版社(2)
老人世界(2)
中国粮食经济(1)
山西果树(1)
实用中医药杂志(1)
我国古代廉政思想及其启示 何 涛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和廉政制度的绵延、发展,丰富了我国的政治思想宝库,搜检这方面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千年的中国旧官僚政治中,大凡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新兴阶级或王朝前期的执政者,大多是廉政的倡导者
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作者:江巨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散文  文学研究  中国  古代 
描述: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古代女子阅读《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经典一览 □李小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四百年前,汤显祖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所写下的这句题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炽
古代商人的信义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山东聊城,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的山陕会馆,历时66年才建成,共耗银6万多两。让人惊奇的是,这么大一座会馆,最醒目的16处碑刻中,没有帝王题词,没有文人诗词,只有一笔笔流水账,反映着8次扩建和维修中,财务的“收支两条线”。在支出一栏中,打油打酒的几厘银子都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这
一次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的碰撞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22日,遂昌县云峰镇中心学校80名《处州晚报》小记者参观了遂昌气象站和汤显祖纪念馆。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这个白白的像盒子一样的东西叫什么,它有什么样点的作用?”“阿姨,这云图,怎么样看才知道天晴和下雨呢?”“老师,这小小的鞋子是古代人穿的吗?”…… 此次活动,
结束在我国的友好访问  奥博特总理离开我国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结束在我国的友好访问 奥博特总理离开我国 周总理陈毅陶铸副总理等到广州车站热烈欢送 广东省省长陈郁举行宴会欢送乌干达贵宾 新华社广州十六日电 乌干达总理阿·密·奥博特和他的随行人员,结束
《牡丹亭》———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点击作者】汤显祖(公元1550~1617年)字义仍,号若士,别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剧家,著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种》,诗集有《红泉逸草》等。 【情节缩微】南宋初年,南安太守杜宝有一独生女名丽娘,年十
陈郁: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郁 廖虹雷 彭全民 据《深圳市南山区志 人物》载:陈郁,原名陈旭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1月11日,生于新安县南山村(又名陈屋村,今南山区南山街道)一个贫苦海员家庭。陈郁少年时就到香港打工。后来成长为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和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的组织指挥者之一。 陈郁5岁会做家务
当好我国与周边地区深化经济合作排头兵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代表团的审议。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 尹朝平) 昨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国务
我国何时使用“指纹鉴定” 刘绍义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892年,阿根廷警方使用“指纹鉴定”法,成功地侦破了一起谋杀亲子案,此举得到了国际司法界的首肯,认为这是使用“指纹鉴定”的开端。 近日,中外媒体上称在此之前的1888年,英国学者高尔顿曾下断言,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一样的。英国警方据此理论侦破了数百起悬案。还有的说,早在1887年,英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