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溪何源农民养蜂致富
-
作者:李劼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月23日,金溪县何源镇何源村村民薛何平戴着面罩查看蜂巢。今年,该村10户农民共投入30余万元,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养殖优质蜜蜂,蜂蜜在市场畅销。目前,养蜂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
苏南农民黄鹤清六年编著四本书 致富有技术 学问实践来
-
作者:顾培棠 陈仁波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南农民黄鹤清六年编著四本书
致富有技术学问实践来
本报讯江苏无锡县堰桥乡麻歧村农民黄鹤清自1981年以来,先后与别人合作,编著了《人工养殖地鳖虫》、《怎样养蜗牛》、《蜗牛饲养问答》三本书
-
吴宏蔚寄语驻村工作队员要为农民致富找门路
-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建个冷库,加工粉条,不出家门口一年可挣四五万元。”睢阳区坞墙乡闫楼村村民晋来印指着自家的小作坊,高兴地告诉昨日下午前来查看的市政协主席吴宏蔚及市政协秘书长李卫平等人。
闫楼村是吴宏蔚联系的“扶弱培强”工程中的强村,村内人口2338人,人均收入5300元,农业以棉花、玉米、养殖业为主,该村素有“粉
-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
作者:暂无 来源:朔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富了,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部投放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引领着村民奔致富、达小康。有人说他傻,把千万资产投入到村里,不知图个啥。家里人骂他疯了,不为孩子们着想,可他就是“执迷不悟”,甘心做村民的领头雁
-
李浩兴致富4件宝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浩兴的事业是养甲鱼,从1993年算起,他已经养了10多年了。 1995年之前,他培育甲鱼苗,一只苗就能卖到36元。10年前,他在西太湖开发区买下400多亩地开发生态甲鱼。他创建了名贵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培育生态甲鱼和乌龟,也卖甲鱼蛋乌龟蛋,走的都是名贵水产的精品路线。园区内配备600平方米的休闲大楼
-
李浩:学好技术回乡创业致富
-
作者:暂无 来源:凉山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会理的甜杏太好吃了,从来没见过个头如此之大的杏子,有的有乒乓球这么大哟,在产地都要卖10元钱左右一斤。”品着初夏市场上出现的新鲜杏子,会理市民啧啧赞赏。
得知这一新鲜杏子产自会理县通安镇青山村回乡创业青年李浩的甜杏基地,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通安镇青山村,车行至海拔2000米的
-
吴会军的致富“桃花”梦
-
作者:暂无 来源:塞上新农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吴昊)春节刚过,春雪初融。大田里的空气依然寒冷,但在永宁县胜利乡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却春潮涌动,春意盎然。在果树种植户吴会军承包的大棚内,他正在给开花的桃树施肥,看着一株株竞相开放的桃花,他的脸上也乐成了一朵花。
吴会军是彭阳县古城镇罗山村的村民,他以前从老家到银川从事建筑行业,打工
-
幸福的农民何文渊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民其实像艺术家一样,甚至更幸福,可以看着自己栽种的‘作品’慢慢成形,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品尝。”近日,在龙海市白水镇栽种台湾莲雾达十年之久的台湾农民何文渊对记者如是说。
今年54岁的何文渊
-
王安石救了美国农民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中国访问。令当时的中国媒体记者非常惊讶的是,这位美国官员居然与陪同他到处参观的学者和官员们大谈王安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对这位1000多年前的中国政治家颇为向往,甚至想要寻访王安石的后代,详细了解他的事迹。
美国副总统为什么对王安石这么感兴
-
王安石“救了”美国农民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中国访问。令当时的中国媒体记者非常惊讶的是,这位美国佬居然与陪同他到处参观的学者和官员们大谈王安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对这位1000多年前的中国政治家颇为向往,甚至想要寻访王安石的后代,详细了解他的事迹。
美国副总统为什么对王安石这么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