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书院(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国发行金溪历史名人陆九渊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记者从市邮政部门获悉,11月中旬,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古代书院(第二组)》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3枚《鹅湖书院》由当代艺术大师范曾及著名国画家邹玉利设计,该枚邮票图案中,下方为鹅湖书院建筑
-
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
作者:江巨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散文 文学研究 中国 古代
-
描述: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
-
牡丹亭上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茛潘颖颖
庭院盛开着丝竹与阴影
唱腔喑哑如春光染了尘土
摘一朵花将开将熄在牡丹亭上
怎奈何思念似丽娘若有若无
且披起一件宽大的青色衣衫
唱念一座古戏台的颓垣
雕花的瓦片在风中
-
古代女子阅读《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经典一览
□李小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
四百年前,汤显祖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所写下的这句题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炽
-
古代商人的信义
-
作者:暂无 来源:寿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东聊城,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的山陕会馆,历时66年才建成,共耗银6万多两。让人惊奇的是,这么大一座会馆,最醒目的16处碑刻中,没有帝王题词,没有文人诗词,只有一笔笔流水账,反映着8次扩建和维修中,财务的“收支两条线”。在支出一栏中,打油打酒的几厘银子都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这
-
一次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的碰撞
-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22日,遂昌县云峰镇中心学校80名《处州晚报》小记者参观了遂昌气象站和汤显祖纪念馆。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这个白白的像盒子一样的东西叫什么,它有什么样点的作用?”“阿姨,这云图,怎么样看才知道天晴和下雨呢?”“老师,这小小的鞋子是古代人穿的吗?”……
此次活动,
-
牡丹亭上看牡丹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东湖牡丹花会正式开园,登上园中心的牡丹亭,万株牡丹尽收眼底。为将东湖牡丹园打造成“江南牡丹第一园”,该园投资了500万元,建成“牡丹亭”、“留春坊”、“醉香廊”等,还搭建了牡丹文化广场和演艺舞台,全方面地宣传牡丹文化。
记者高宝燕摄
(信息来源陈邦庚)
-
牡丹亭上三生路
-
作者:张跃志 来源:聊城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在《惊梦》中的唱词,让人伤感惆怅。就连我这七尺男儿读罢,也不免余香满口,黯然销魂。更无怪乎寄人篱下的林妹妹在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
-
《牡丹亭》唱响400年(上)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特约撰稿人杨友祥晚报记者林师
1598年秋,汤显祖在玉茗堂新居完成了他自己也很满意的传奇作品《牡丹亭》。《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还魂记》,全剧一共55出。故事描写南安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去游园,触景生情,因情成梦,在梦中与心中的情人柳梦梅幽会,结果因情相思,得病离世;
-
灵谷峰上的战斗
-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58号门型杆塔,是宁夏公司突击队攻克抚州电网战役的第一座堡垒。 ■灵谷峰上送电人 抚州地貌以丘陵为主,境